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港湾07投资管理工作分析与总结(节选)

(2008-05-01 21:25:02)
标签:

股票

分类: 基本面

在2005年的工作小结中我们阐述了“坚定的长期投资”和“相对的集中投资”的重要性,而在2006年的工作小结中我们认真剖析了“为何长期投资如此难以坚持?”。这里想与大家交流与分享“长期·集中”投资中的第二大挑战——集中投资为何同样难以坚守?

1、 多维规则:

先讲一点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感受,这几年随我们公司业务的发展,自然少不了增聘新的同事,但由于投资管理类公司一般希望员工少而精,要求每个员工有多方面的 工作能力,所以我们在招聘中消耗许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发现复合型人才。同样大型企业,通常某一方面的专才易找,一位杰出的CEO难觅,正所谓中国谚语:千军 易求,一将难得。

我们可以用统计学中概率论理解以上日常生活中的“多维规则”。假如符合第一维标准的候选对象占比20%,符合第二维标准的候选对象也占20%的话,……, 当我们选择的理想对象需同时符合四维标准的话,那么符合标准的对象只有的1.6‰概率(20%×20%×20%×20%=1.6‰)。

“多维规则”说明,同时符合多维标准的目标的数量是呈几何级数般骤然下降的,而实际工作中,我们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常常是超过四维的,例如:行业前景、商 业模式、股东会、董事会治理、企业文化、管理团队、经营历史、竞争壁垒等等。所以真是符合杰出的公司是十分稀少而珍贵的,我们要找的是那些“万般宠爱于一 身”的宠儿,寻找这些杰出的公司是集中投资的第一层挑战。

2、贝贝鲁斯(Babe Ruth)效应与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国际上一家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20位基金经理,在每年的业绩评估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位基金经理的总体组合的业绩是所有经理中最好的,另一方 面,在他管理的股票中,超过市场总体表现的股票又是最少的,但他在最有把握的股票上投入最多的资金,重仓持有。在赌马、赌博及投资领域,最伟大的思想家无 不强调这一点。巴菲特在“四大天王”: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宝洁(吉列与之合并)、富国银行上的投资很大比例,他说假如他管理资金少点,他愿意把80%的 钱投资在5个公司上。大投机家索罗斯同样,重大机会来临时也善于重拳出击。这现象业内称“贝贝鲁斯”效应。

贝贝鲁斯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棒球之王,也曾无数次因三击不中而出局,但并不妨碍他成为棒球史上最伟大的击球手,因他击出的本垒打占其全部击球的很大比例。

“贝贝鲁斯”效应说明集中投资的重要性,但同时带来组合波动幅度加大,即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的β值加大。

查看历史上的价值投资大师,他们都采用集中投资,愿意忍受短期超过市场平均数的波动和震荡,最终获得超额的回报。我们将历史上投资最成功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专业投资经理查理·芒格和红杉基金的比尔·罗安尼的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和投资回报率列表如下1:

表二:波动率与投资收益率对比:

 

时间

波动率

投资回报率

大师波动率

市场平均

大师回报率

市场平均

凯恩斯

1928-1949

29.2%

12.4%

13.2

-0.5

芒格

1962-1975

33%

18.5%

24.3

6.4

比尔·罗安尼

1972-1997

20.6%

16.4%

19.62

14.52

  注1:参照《巴菲特的8堂投资课》作者刘建位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数据只是其中14年的投资回报。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认知数学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由三个基本原理构成:一、大多数人在面临收获时是风险规避的;二、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人们对损失比对收获心理更敏感。损失对人心理造成的痛苦程度是等幅收益带来喜悦程度的2.5倍。


    虽然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宁可要波动较大的但确定性高的收益到15%的组合,也不要四平八稳的但最终只有10%的组合,在集中投资过程中巨幅的波动是对集 中投资者心理巨大的考验。民间有句谚语:守股比守寡还难;北京万通地产的董事长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这句话用在长期集中投资上最恰当不过了!


    3、时间长、风险大,时间是风险的函数


    巴菲特的老师费雪尔也采用集中投资法,他认为五个股票便足够,平均持仓20年,最长的达53年。美国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美盛(Legg Mason)平均持仓5—7 年,最长的周期达15、年。长期的集中投资,通常时间越长,变数越大,所谓“夜长梦多”。所以基于长期的集中投资,时间是第三大挑战。


    4、同行业选择比较困难,跨行选择更难


    假如投资者想知道十年以后,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比较,中国石油与中国海洋石油比较,哪家企业更优秀,哪家企业的投资回报更高,我想不是能轻松回答的问题。 巴菲特最近都说后悔当初没有买百事可乐,而只是买了可口可乐。可见比较五年、十年后的同行业两家公司是颇具挑战性的。那么跨行业之间比较,例如深万科与招 行,两家行业龙头,对谁的投资十年后回报更高,则更是不能轻易回答的问题。但投资经理面临选择,必须作判断。所以有经验的投资经理天天思考的问题是“哪个 更好?”,他们在从事“投资比较学”的工作。投资者天天都在想在上千家公司中谁是未来的“十佳”。


    以上我们通过“多维规则”现象, “贝贝鲁斯”效应及其导致的巨幅波动,长时间的考验,和公司的选择四方面的讨论,更清晰地知道了集中投资的艰难和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