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券波动原理

(2007-11-28 21:20:51)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分类: 成功人扯
 

证券波动原理

   几年前就这个标题下写过一点东西,但是由于不成熟,写好的小部分一直都在仓库里等着。原有的喜好的只写股票部分,这次我想还是扩大化。从事证券多年,走过许许多多的弯路。这些弯路,有纯理论上的,也有操作上的。根本的错误来源于对证券本质的错误认识。98年开始知道许许多多的理论建立基础是不合适的,或者是严重错误,但是一直找不到理由,找不到原因。那个时候知道可能要将很多的理论彻底推翻,或者说很多理论只是一个适用范围,也隐约的感到一个交易者(严格说既不是投机也不是投资)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交易基础,这个基础必须是正确的,不可置疑的。这就要求交易者去探求证券的半来面目,证券的真正的根本。从而去认识证券,认识那些没有建立的这个基础上的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在这个市场上,就目前我做看到的许许多多的理论的建立基础模糊不清,人为的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客观的,从而在许许多多的时候,产生误导和失误。
     不要以为一个正确的证券理论能给你带来非凡的利益,如果从这个出发点上来看待《证券波动原》,这就是走了一个空想主义的道路。一个正确的证券理论,其目的是解决理论上的误区的和实践上的偏离缘由,从而对交易行为给出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个正确的方向是一个交易者的交易基础,离开这个交易基础,成功的交易变得更加艰难。我不否认,一个不懂交易理论的人同样可以赚大钱,很简单,他在实践正确的交易理论,这个正确的交易理论恰恰符合这证券的波动的原理。
  希望我能继续下去待续



在这里首先我想去划分证券分析的几大类别,而不是几大理论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熟知的证券理论,既有体系的理论有三个: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道氏理论被奉为经典,因为几乎所有的理论家把它作为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的基础,由大家熟知的缘由,在这里就不多说。在我看来,应该划分的不是理论而是理论的本质,从这一点出发,更加容易看清楚。
我把证券分析理论划分为:价值型理论、归纳型理论、预测型理论和跟随型理论(或者说趋势型理论)。在我看来,这样划分的基本原因,来自我们对于理论本质的认识。这也是各种理论的建立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加容易得去分析各种理论的本原,从而可以找到在交易上的行为依据的正反两面,基本预知我们的操作的可能的结果。




证券的波动本质





   了解证券波动的本质,首先要了解证券存在的基础。一个不容任何参与者忽略的事实就是:一且证券的存在建立在资金上。无论是证券本身还是证券的交易,证券的市场,脱离这一点,证券立刻消亡;不论是证券当初的建立起源,还是后期证券发展,都无法摆脱这个事实。没有资金,证券诞生的所有条件都不起作用。许许多多的证券分析理论却没有从这个出发点开始,而是去研究证券的表现形式。说的通俗一点,证券是资金行为的一套外衣,真正的主人是资金本身。


证券波动的本质,是资金行为的结果或者说是资金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管证券是围绕证券价值波动还是脱离证券价值波动,还是遵循这所谓的周期、波浪、型态,证券波动的本质都是资金的行为导致。

作为证券本身,一个最要的属性就是交易。一个只有资金的非交易证券是不存在的。讨论它也毫无价值。证券的最大最根本的属性就是交易,这个交易建立在资金的基础上,证券交易以资金来完成,或者是等价的资本来完成(可以换算为资金)。证券交易的最终都是有资金来完成的,我们可以将证券的交易行为归属到资金的行为上。资金在证券交易上的表现出两个属性:资金行为和资金的行为方向。仅有资金行为而没有资金行为方向的证券,缺少交易价值。恒定价格的证券本身也缺乏存在价值。打个比方,一个恒定交易价格的100元国库券有多少的交易价值。


经典的道氏理论和其后期的理论扩展,基本没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作为道氏理论的建立者,在一定的时候不得不借助交易量来研判波动,道氏意思到自己的理论的缺陷,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来弥补这个缺陷。而作为波浪和江恩却走的更加远,强行剥离了资金行为本身,走向更加远的误区:波动形式归纳。忽略资金行为的任何理论都不同程度的脱离了证券分析的基础。


作为证券分析不仅仅要去研判资金行为方向——各种证券的表现形式,还要研究资金行为。

在我们可以用一个替代,可以把资金行为和资金行为方向简化为:交易和交易方向。一般来说资金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交易量。但是这并不科学。资金行为的复杂性不是仅仅单纯交易量可以说明的。证券本身形式的不同,和证券的交易形式的不同,使得资金行为的呈现多样性,其分析也有所改变,单纯的交易量和持仓量都有失偏颇。

  待续




价值型理论建立的来源于市场经济的交换基础:不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的原则最初有格雷厄姆奠定下来一个大致的标尺。这个标尺可以是市盈率、可以是估价、可以是未来价值估算,也可以是资产净值。这个标准由于其实践概念上的定位混乱,也造成各类厄姆本人的交易上的严重失误,同样巴菲特也是,尽管现在我们所奉行的是结果主义。

价值型的根本误区所在:是忽略了价值判断的大众心理认同和价值判断在整个上品交换活动中的不确定性的来回波动。




道氏理论是典型的归纳型理论,同样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也是,只不过后两者更加突出预测。所谓的形态理论,混沌理论带有归纳和预测两个特性。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归纳和预测型理论,但是一个交易者可以毫不困难看到这些理论的致命缺陷所在:1:作为证券波动方式不可能穷尽,2:作为证券波动不可能重复。所以聪明的预测理论无不给自己打上一个自我宽慰的标签:不是简单重负。可是作为理论这个说法是不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在我们所阐述的后面的理论,你可以看到:这两种理论的实际上偏离的证券波动的本源。这两种理论来自于证券波动的表面现象的总结共和归纳,或者换个说法:是在描述证券波动,照猫画虎。



几乎所有的指标都是来自跟随型理论基础,而指标的含义带有预测意义。这些指标系统无非是要把证券波动演化为一个固定的数学模式上的形式。从而用这种模式去研判目前的波动状态和未来波动的可能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跟随性的指标系统不过是证券波的外衣,一个附加的辅助分析。从它开始建立就基本扭曲料证券波动的原本面目。看起来很像是皇帝的新装。所以才会有亚当斯全面否定自己的经典指标系统,陷入一个更加危险的不可知主义:对称和不可知,直到后期所谓的随机行走理论。后期的混沌理论更是走的越来越远。在现实的逼迫下,各种不可知理论发展的更加迅速,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算命主义理论。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是那个说法更加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