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制药(000597):投资价值分析

(2007-10-01 21:15:39)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分类: 公司行业
   1. VC产能分布
  荷兰帝斯曼集团(DSM)在美国新泽西的 BelvidereVC 原料药厂, VC年产能15000吨;2005年第三季度关闭。德国巴斯夫公司在丹麦GRENAA的VC生产车间,VC年产能为4000吨;2005年12月关闭。我国四大VC厂商占全球vc产量60%,石家庄制药3000吨产能、江山制药20000吨产能、东北制药23000吨产能、华药维尔康20000吨产能。
  2003年,罗氏药业和日本武田VC停产,由此出现市场空缺,导致国际VC价格暴涨。
  每万吨VC盈利分析
  
VC销售均价(元/公斤)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销售收入(万元) 40000 45000 50000 55000 60000 65000 70000 75000 80000 85000 90000 95000
毛利(按成本25元/公斤)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55000 60000 65000 70000
毛利率(%) 37.5% 44.4% 50.0% 54.5% 58.3% 61.5% 64.3% 66.7% 68.8% 70.6% 72.2% 73.7%
费用(按费用率2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利润总额(万元) 7000 11000 15000 19000 23000 27000 31000 35000 39000 43000 47000 51000
所得税(25%) 1750 2750 3750 4750 5750 6750 7750 8750 9750 10750 11750 12750
所得税(33%) 2310 3630 4950 6270 7590 8910 10230 11550 12870 14190 15510 16830
每万吨VC净利润(万元25%) 5250 8250 11250 14250 17250 20250 23250 26250 29250 32250 35250 38250
每万吨VC净利润(万元33%) 4690 7370 10050 12730 15410 18090 20770 23450 26130 28810 31490 34170
  2.VC资产东北药回归路
  
  离开东北制药(000597)主导产品产业链十年之久的维生素C,终于踏上了回归之路。在东北制药上周召开的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关于受让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维生素C资产及对应负债的议案最终得以顺利通过,至此,继2001年和2002年酶法糖、制剂等相关资产成功实现回归后,东北制药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主导产品集群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大团圆。
  “分别十年企盼十年”
  其实,如果以东北制药最近十年的发展时空来衡量,1997年VC的出走,可以说是个历史条件下的无奈之举。因为用去了公司1996年IPO所募资金近三分之一的万吨VC,当时面临着因市场原因而严重亏损的不利局面。虽然公司当时VC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但由于国外公司为保护其市场份额,联手压价,导致VC价格暴跌,造成VC市场整体低迷,使产品出口占重要比重的东北制药,只得以限产应对。开工不足和销售价格下降直接影响了当年公司经济效益达1.5亿元之多,而这时,离公司实现首发上市尚不足一年。1997年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将VC等相关资产划给了控股股东东北制药集团。公司一位资深人士在回顾当时情景时表示,VC划给集团,是个无奈之举,这里面有市场原因,更有当时国有企业机制体制所带来深层次的原因。虽然分隔了十年,但可以说东北制药为此企盼了十年、努力了十年。虽然VC回归之路也曾困难重重、障碍重重,但最重要的是,市场与行业已全面复苏的VC终于回到了对其发展更为有利的位置。
  东北制药VC回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十年间,国际VC市场完成了由冷转热的过渡,在长达5年多的持续市场价格低迷后,VC价格在2002年开始了复苏,2003非典疫情时期,VC价格已高达13美元/公斤。而此时的东北制药整体业绩却难如人意,主要经营资产盈利能力很弱,公司需要好的能符合其整体产业格局特点的相关资产注入,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和水平。近在咫尺的万吨VC资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2003年4月,东北制药董事会首次通过了关于受让东北制药集团公司万吨维生素C等资产及相关负债的方案,拟受让账面资产7.47亿元的万吨VC,当时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想法和理由与今天基本一致,既VC产业向好的时候,可以解决“三分开”、“两独立”等问题。但此项议案的执行因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未能形成决议而半路中止。其原因既复杂又简单,既此时东北制药集团的股东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实施债转股,东药集团已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国有股东组成,也就是说,VC的回归已由不得一家股东说了算了。
  VC回归意义深远
  此番VC回归东北制药,可以说是公司多年努力的必然结果,它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沈阳市工业整体改造的思路相吻合,更符合投资者对公司长远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在昨天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新任董事长刘震对本报记者这样表示,他认为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东北制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东北制药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拥有着厚重的行业底蕴和品牌基础,并且已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在当前国内制药业处在一个需要调整和重新整合的竞争环境中,公司的竞争优势与规模优势已逐渐显露出来。处在上升期的东北制药需要提高上市公司赢利能力,需要提高公司质量,更需要规范运作并解决公司存在的“三分开”问题。他表示,虽然VC市场价格变化大,但公司万吨VC的规模优势仍能对东北制药目前的产业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刘震认为,多年来东药集团对维生素C资产的培育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产品产量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如果说十年前VC资产的卖出是为减轻负担,维护中小股东利益,那么今天的VC回归则是战略之谋,同样是为全体投资者负责。
  根据议案,经公司与东药集团充分协商,于2007年4月26日在沈阳签署了《资产与负债划转协议书》,东北制药在评估基础上受让东药集团资产(维生素C)79,800.51万元,同时受让东药集团负债88,694.96万元。资产与负债的差额8,894.45万元,东药集团用现金偿还,还款期限界定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
  据公司有关资料显示,VC回归东北制药后,肯定是公司产品格局中的主导产品,虽然去年VC市场赢利表现不甚理想,但今年已有一定利润积累,更重要的是,此次受让,使东北制药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趋于完整,产业格局更加丰满而合理,也避免产生公司与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最大限度的发挥资产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
  整体搬迁显现契机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整体搬迁改造城市规划的实施,东北制药整体搬迁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刘震对此表示,公司整体搬迁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有利契机,它将具体实现沈阳市政府振兴东北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可以实现公司整体管理水平自我提升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产品链产业链的不断升级。搬迁不是第一目的,搬迁促进改造,VC的回归,正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需求和长远思路。
  关于公司寻找战略投资者,刘震表示,东药要发展,必须给自己搭建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这就决定了公司需要外部力量的进入加以推动。目前东药国家股占大,如果需求,我们将选择有实力、有资金、有市场和产品、有管理水平的合作方,但首先,我们自己应该先准备好,因为,我们要对投资者负责。
  3.定向增发增加未来发展潜力
  
  2007年9月10日,东北制药公布了定向增发方案。此次东北制药拟定向增发9400万股,其中,东药集团本次以其所有的张士厂区17.87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土建工程出资、沈阳施德药业公司100%股权作价及部分现金认购3000万股,其余6400万股,由基金、券商、信托、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认购,发行价格不低于11.74元。
  定向增发的实施对于东北制药来说,相当于一次全面升级。通过这次升级,公司在软件上不仅将彻底规范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而且在硬件上,也将丰富产品构成,把生产触角从原料药领域延伸到利润更高的成品药领域。
  7月4日,公司曾公告受让集团公司拥有的VC资产及对应负债,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证上市公司独立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1997年,国际VC价格暴跌,造成东北制药巨额亏损,为减轻上市公司负担,东北制药将万吨VC资产以及相应负载剥离给东药集团,但由于这一项目一直在东北制药全资企业东北制药总厂进行生产和销售,由此产生了双方理不清的关联交易。
  东北制药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亿元,较上年增长88.25%;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0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95%;实现净利润为16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33%,每股收益为0.0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16%。造成净利润、每股收益增幅低于销售收入与利润增长幅度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司与东药集团间关于大宗产品VC特殊的内部结算方式。
  此次定向增发后,东药集团将真正意义实现整体上市,彻底根治东北制药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
  公告还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现金募资总额不超过77730.95万元,主要投向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和主导产品深加工项目。前者总投资金额4.9149亿元,主要配合东北制药整体搬迁规划建设,其下属制剂生产厂将整体迁往该开发区,总部也将移入该生产基地;后者投资总额4.77亿元,主要是VC深加工产品和磷霉素产品的建设,建成后达到年产VC-Na4000吨、VC-Ca500吨、DC级颗粒剂4000吨、磷霉素系列产品1000吨的规模。
  目前公司VC生产能力有2.3万吨,主要是为一些国际大型厂商提供原料药,受制于长期订单以及稳定客户关系的需要,产品盈利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通过此次定向增发项目VC-Na和VC-Ca,公司把经营触角延伸至VC产品的深加工领域,利于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
  4.VC部分业绩预测
  
  由于VC每年的定价是依据年底VC的均价来确定第二年的长单,东北药将会在12月依据当时的市场均价确定第二年的长单价格。目前,东北药的产能2.3万吨,按照节能减排的问题,产能压缩到2万吨,若是按照2008年两税合并25%的所得税率,依据25元/公斤的成本,按照65元签订长单价格,VC这部分的净利润为4亿元,折合每股1.3元。
  PS:在此没有考虑到东北药受益于振兴东北,未来会享受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
  VC目前的最低报价为75元/公斤,市场价为85-98元/公斤,未来还有继续上涨的潜力,我们仅仅保守按照65元/公斤的价格签订长单。
  5.其他资产
  
  东北药存在厂房搬迁的机会,同城区的沈阳化工等。厂房搬迁会对东北药带来3个亿的一次性收益。
  公司制剂业务会带来0.2元的利润。
  公司还是抗艾的厂商,未来有很大的盈利潜能。
  公司拥有的施德药业主要产品为青霉素V钾片、博美欣分散片、泰洛平。其中泰洛平为国家一类新药,保护期10年,为国际上口服降糖药第三代胰岛素增敏剂产品。
  6.未来目标价预测
  我们若是采取保守的预测08年业绩
  65元/公斤长单+其他业绩=1.3+0.2=1.5元。
  我们若是采取中性的预测08年业绩
  75元/公斤长单+其他业绩+保守地产收入=1.7+0.2+0.5=2.4元
  我们若是采取乐观的预测08年业绩
  85元/公斤长单+其他业绩+乐观地产收入=2.1+0.2+1.0=3.3元
  
  在不考虑未来享受优惠所得税率的情况下,08年业绩将会在1.5-3.3元之间,按照下限30倍PE,上限20倍PE,公司的合理价格将会是45-66元之间,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华北制药虽然也是VC,但是只有62.5%的维尔康股权,产能2万吨,就是说华药只有1.3万吨的权益产能,总股本10亿,每股含有VC0.013公斤;而东北药有2.3万吨产能,总股本3亿,每股含有0.077公斤。
  综合来看,东药对华药的vc敏感性是6倍,在投资原料药的大背景下,选择敏感性高的收益就会更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