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来股市干吗来了——论对股市的态度         (转自

(2006-01-02 06:24:53)
分类: 操作心态

你来股市干吗来了——论对股市的态度         (转自和讯博客)

                                                                发表者: 最爱领头羊


如前所说,很想写篇专门讨论执行力的,可惜感觉不到位,写不出。应该是自己执行力不够的原因。拿这次总结来说,很多念头想法在脑子里盘桓许久,自感有所突破,于是下笔千言思如泉涌。但是执行力方面想作一论述,提笔却发现无比凝涩,无法成形。

当然心里想尽快成形的。问题是功力不到,现在就得打外围找思路。于是说些前人重复百遍的话,讲些老生常谈的理,直到他们由引用变成自己的心得体悟成为自己的东西。呵

——我喜欢下棋,水平一般。在下棋中,我优点是大局感强,悟性不错,缺点是计算差——懒,不喜欢往上用功,所以经常漏算。和做股票一样,最大的精力用在对大盘的研判上,时不时有些心得体会就写出来,但是个股很少用功去研究基本面。

领头羊理论给人感觉很神秘,且绝少见到这方面讨论。想来和对追涨行为比较顾忌有关。善止损者常损。不懂得追涨,最终收益也不会大。就顺势二字而言,本身也该是种追涨行为。对于领头羊偶抓过很多次,也错过N多。有数日挣20%+的,有一轮行情颗粒无收的,也有不少大损的。

判断的准未必是高手。相反一些包括我在内的伪高手判断都不差。但是操作总溜号。这世界聪明人太多,而聪明人总自以为自己特聪明,以为自己不用顺势,不用完全跟着纪律走,以为可以预测甚至“创造”趋势。

通常这种人“死”的都很惨。

判断和执行之间其实有着莫大的距离。地平线声讯台一个做股评的,姓姚,点评分析的水平不错,据说以前自己做股票,因为自己操作时心态不稳最终转行做的股评。自己买的股票给别人推了,结果别人拿到的收益比自己大的多,反倒自己丢了西瓜拣了芝麻——这样的现象周围很多很常见的。

书本上对股票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卖商品为生意。如果你开家实体的店铺,你会想我今天要卖N件商品挣的多些,明天要成为本商场业绩最好的商家,后天要成为百万富翁吗?当然不会,你必须踏踏实实去干才行。而且挣钱是件很难的事情,你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也许一单生意就全砸了。当老板有发财的,也有不得志的。你的成功,背后是有无尽的努力、汗水的浇灌和一点运气。但是你绝对不会想,我今天开个店,明天就成为王百万李百万张百万。

偏偏很多人来股市就是以为自己会是上帝的幸运儿,梦想着自己就是明天的XX百万,能在股市中创造一个奇迹一个神话,终于可以一身西装嘴叼着雪茄,微笑着下了劳莱,冲在场万千崇拜自己的股民们挥挥手,迈步走入……交易大厅???

跑题了。心里在想周润发一身西装嘴叼雪茄面带微笑的酷酷造型-_-!!

股市是个很喧嚣的地方,但是内心也随着喧嚣翻腾的人是挣不了钱的。

来股市的人都是揣着挣大钱的心理的。可是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梦想破灭了。套牢再套牢,割肉又割肉,偶然挣些银子,连输N局后抓副好牌的你决不会就此收手,只会刺激着你继续下注。

为了眼前的收益,忘了背后的风险。

做生意自然是有风险的。你不知道到底哪些危险会导致失败,也许是眼光出错进的货卖不掉,也许是不幸进了批假冒商品被查封(也许是你有意低价进的想多挣点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也许是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做生意当老板和规规矩矩上班不同。前者是风险投资,后者却是存银行买国债风险近于0的买卖。

做生意者之所以收益高,是风险换来的。一般而言,风险大的地方必然有相应较大的收益。比如高风险职业应该有较高收入回报,股票的暴利程度和风险度也都不如期货市场来的大。这种收益,经济学家称为风险收益。存银行买国债的那种收益称为无风险收益或者时间收益。

简单的说,94你想得到多大收益,就得冒多大风险。难度越高,收益越大。比如抢银行,或者买彩票,都可以拿来衡量一下其中的风险收益比。你得到的收益都是用风险换来的。

股市有风险,入市请谨慎。然而看见白花花的银子,人就忘了谨慎了。

古语:百川归海,有容乃大;绝壁千仞,无欲则刚。炒股,很多时候炒的是人心。失败,来自于人性的弱点。不学会正确的对待这个市场,成功,永远都是句空话。

于是高手们讲的是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你跟他学东西,他会先给讲风险,先教你止损,他会告诉你:先投个1,2万玩玩而不是一把扑进来。

在SOHU财经社区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炒股,其实是件很严肃的生意。

很可惜,很少有人拿它当生意来做。你会一点一点经营你的店面,为什么来股市就想一口吃个大的?你会在换季的时候处理过季的商品盘活资金,为什么却总在股市掉头向下的时候还要持股?追求一锤子买卖也没这样追求法。


很多人在网上有模拟操作。

贴模拟的用意一般有如下几种。一种是在寻求新的思路,市场运作的手法在变,高手也要不断学习。一种是低手锻炼自己先设个模拟做做,好的话就投入实盘运作——和第一种方向是一致的。第三种是炫耀,通常有某种商业目的,比如吸引会员、招揽资金。再一种是论坛、网站搞的模拟比赛,目的是搞活人气,也能起个促进交流的作用。其它的现在没想起来。

模拟相对实盘而言,没有资金压力,更贴近对判断力的执行,受心态影响小,因此操作效果一般都会好于实盘。技术上的判断手法来回就那几条,掌握不难。大多数的失败是由于心态变化导致的技术走形。

一味强调心态要好其实是错误的。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能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就没有足够的自信去操作。心态好其实是自信的表现。心态其实是建立在正确判断+良好操作基础上的。

然而在浩瀚的市场面前个人力量如此渺小。抛开心态不讲,正确判断和良好操作也是件很难的事情。有一个完善的操作策略,以及纪律的约束是保证在判断、操作出错时损失尽量最小化的关键。

天道酬勤。懒散者注定失败,但勤恳者未必一定成功。努力不已还需正确的应对这个市场。

学会止损,不要频繁操作,顺势而为,做右侧交易者……类似的种种正确行为准则可以在网上、书上,别人的心得总结中不断见到,没必要赘述。别人的心得始终是别人的,必须通过自己血和泪的教训才能有一天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习过程也是个螺旋前进的过程,有些错误犯了又犯,有些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好比打《侠义道》,悟性高的人砍10刀提高1点熟练度,悟性低的人就需要砍14、15乃至20刀。


来股市的人,有很多是聪明人。

比如说三两下就学会技术分析,学会量价配合,学会看财务数据,这就是聪明。聪明用到了正确的地方,就是智慧。用到了小的地方,就是小聪明。

有小聪明的人从来都以为自己很聪明,而且往往都是高估自己的。对于失手和操作失败,他们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终有展翅高飞的时候。因为聪明,就想把握比他人更多的机会,挣更多的银子。比如说判断见底,顺势的本意是在启动时介入,以避免判断失误造成的损失。但是他聪明,就会跑去抄底,争取多捞些他人捞不到的银子。比如说判断见顶了,顺势的做法就不动了,聪明人觉得自己该把握高位振荡的机会,于是继续做下去。比如说市场一路向下,顺势的做法就是休息,聪明人还能不断找出可能获利的机会。

因为聪明,因为很容易把握一些不错的机会,于是就会去着意于把握更多的机会。因为聪明,纪律、原则的僵化教条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晒。聪明人通常死的都很快,说的就是这种把小聪明当真聪明的人。

我以前以为自己很聪明,以为自己终有一天可以把握住这个市场。年中闷了自己将近3个月,直到8月份才明白,原来自己傻到家了。市场是如此浩瀚,个人是如此渺小,我所能把握的,不过是极有限的机会罢了。口口声声说顺势的我,原来从来没真正顺势过。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偶把股灰的签字档恶搞了一下拿过来用,嘿嘿,打给他看,他呵呵,很快把自己签名档改掉了 -_-!!

股友鱼,一次叫我看600306商业城,我看了,感觉形态一般。她说这是她在去年底起行情时做的票,行情见顶后出的。她说她笨,不求多挣。还说只要大盘好,选股差点也不过是少挣些,不赔就行。大盘涨那么多,她挣20%就非常开心。

只要能挣钱,安稳、笃定的挣钱,宁可笨点,不去把握那么多可能挣钱的机会。

很简单的一句话吧?我昨天才明白,今天还需要给它交学费呢。难道你比我更聪明?(那边怎么有人在吐,大概身体不舒服……)


心态好来自于自信,这话想想不全面,还必须来自正确的认知。反过来说,心态不好大多是思想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比如持股。好友发消息说他仓位很重,不知道怎么办好。问他知道不知道大盘不好。说知道。问他知道大盘不好,为什么还总是那么重仓位。他说怕踏空。

因为怕踏空,从1700+持仓到1300+。昏。

当然,这也是因为不能正确研判市场引起的。但是也和思想上存在误区有关。怕踏空,就不怕套牢么?踏空不过是不挣钱,套牢却没了本钱。不知道如何抵御风险,却为渺茫不可知的“潜在”利润而坚守。更甚者在底部愤而斩仓然后看着大盘暴涨的……如果是反弹还好说,如果是反转,真是无言了。

怨天尤人是没用的,也不要把责任推到市场身上。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里没两把刷子,没搞明白股票是什么,就来给人送钱的吗?


自信本身也是有盲目性的。因为你研判可能出错,坚守的结果可能一次损失让你痛心彻骨。于是得及时调整思维,于是自信本身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你没法坚守这种自信。最终受盘面波动影响是很正常的。

人不是机械交易系统。每一单操作指令下去,背后的心态种种都是正常的。等到克服所有人性的弱点再来炒股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控制。

不断学习完善专业知识,学会在不同市道下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学会让你的操作跟随判断行动,学会在犯错误时正确面对,学会放弃把握较小的机会寻求笃定的利润。当认知和操作习惯达到一定程度,顺势而为和操作纪律什么的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好像炒股也不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