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之梦的传承和轮回
《电影思想者》自序
文:江小鱼

按:我的新书《电影思想者》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及当当、京东、卓越等网上均已上市。另外将于5月18日(本周6)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行首发式及签名售书活动,欢迎各位前来参加,以下为本书自序:
2007年7月30日是我平生第一次担任电影导演的日子。
那天,我和我的剧组在北京顺义一家朋友的粮仓拍摄我的处女作《蝴蝶的尖叫》,刚要开机,突然接到一个媒体记者的电话,对我说大师级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去世了,想请我谈谈对他电影及其人的评价,我当时感到非常震惊,采访完毕后,怀着沉痛的心情拍完了第一天的戏,刚要收工时,又接到一个媒体记者的电话采访,说是又一位大师级的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也在同一天去世了,不禁让我感到更为惊愕。
这两位都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他们那深邃而富有诗意的电影伴随过我无数美好的观影岁月,而我的电影导演生涯竟始于他们生命终结的时刻,这也许不仅仅是诡异和巧合,更是激励自己内心的一个象征,一个电影之梦的传承和轮回。
戈达尔曾经说过,银幕与星星一样,也许我们会迷路,但是拥有这颗星,拥有这束光源就够了。
本书选择了世界电影史上最具思想、风格和诗意的20位电影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朱塞佩·托纳托雷(意大利)、塔尔科夫斯基(俄罗斯)、小津安二郎(日本)、费穆(中国)、弗雷德里克·费里尼(意大利)、克里斯多夫·基耶洛夫斯基(波兰)、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伊朗)、侯孝贤(中国台湾)、陈英雄(越南)、英格玛·伯格曼(瑞典)、路易斯·布努艾尔(西班牙)、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希腊)、黑泽明(日本)、伍迪艾伦(美国)、文德斯(德国)、沃卓斯基兄弟(现在应称之为沃卓斯基姐弟)(美国)、特吕弗(法国)、李沧东(韩国)、阿莫斯•吉塔伊(以色列)等人,剖析了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和风格,更全面展示了电影对我们时代和每个人的巨大影响力。
他们只是一百多年以来数以几十万计的电影导演中的极少一部分,但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世界电影才有今天的广度和深度,他们以自己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才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升格成一座精神上的丰碑,书写着为了艺术和梦想的追求而坚持不懈的情怀。
他们在电影中最好地实践了海德格尔所言明的诗意地栖居,并让这份诗情荡漾于光影声色之中凭生出一份别样的生动与感怀,仿佛镜头便是书写生活与灵魂诗意的歌谣。
他们的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关乎心灵和思想。
例如小津安二郎影片中的那份淡定与从容,在简简单单故事中,在微乎其微的日常起居中,那样温馨动人而又充满情调。朱塞佩•托纳托雷用他的电影向世人展示了赤子般的信仰与追求:神、救赎、皈依,这些纯净的宗教语汇永远是对于残酷无望的现实的拒绝与逃避。
英格玛·伯格曼是一个始终用他的电影来不断向我们提问的导演,他在自己的电影里诠释了当代人类的极度痛苦和各种危机,他的电影永具自觉的精神性,如同人类在镜子里反观自我。其电影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通过影像手法来表达人性中那种渴望沟通却无法接近的孤独感,以及每个人在对待死亡这个终极事件的选择与困惑。
黑泽明的电影则充满了东方的儒道哲学,善与恶,美与丑,嫉妒与忠义,他永远在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摆在观众面前,他的精神体现在其电影中就是指涉的关于认识与真理、语言与现实、阐释与目的这一系列现代哲学最为关注的终极命题。
又譬如拍摄对宗教、符号等诸多元素并存的《骇客帝国》的沃卓斯基兄弟(姐弟),那些所谓的规矩和守则对他们都不管用,包括上帝赐予的性别。锡安城议会元老说:“人类一直要摆脱机器的控制,但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它。”《骇客帝国》中22世纪到处混沌、污浊的颓败都市,震撼得令人动容,寓言式的影片可以解构出无限可能。
基耶斯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阿巴斯们也一样,他们有压抑、有流亡、有不可直面的痛楚人生,便需要诗性的救赎,尽管这一切最终可能象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这些导演很多都只能算是非常小众的电影人,但他们从未放弃为重建秩序而努力,他们希望以作品来改变社会。他们冷眼旁观,从容思考,以特立独行的电影风格、冷静的视角关注人类的普遍境遇,剖析社会最暗黑之所在,洞穿世事、感悟人性,以超于常人的思想与深刻,通过不同的符号元素,打破传统电影的叙事框架,构筑起各自象征性明显的蒙太奇段落,呈现给观影者一个个独特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
本书根据我在一些高校的电影大师课和经典电影赏识课的讲义和相关资料编撰整理而成,参考了众多相关电影书籍和史料,在此一同表示衷心的感谢。
如果有更多的读者因为此书而关注并观看了这些电影思想者们的电影,则我甚感欣慰。
最后要特别感谢姜文、冯小刚、张元、王小帅、高群书、高希希、丁晟、金依萌、戴玮这9位中国优秀的电影导演们为本书写下的推荐语,他们的鼓励是我前行的动力,他们不仅是我本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师长、兄弟和姐妹,他们更以各自的才华和努力推动着当代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他们亦是中国电影的最重要的思想者和行动者。
附录:
9位重量级电影导演联合推荐
江小鱼《电影思想者》
姜
文(代表作《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
江小鱼本是个电影思想者,他在书里写了二十个“电影思想者”,结果他自己成了一个电影的大思想者!这明明是在写他自己嘛!写自己并不太可怕,只要写得有意义还有意思。他办到了。
冯小刚(代表作《1942》《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甲方乙方》):
小鱼喜欢的电影人,错不了!
张
元(代表作《有种》《北京杂种》《东宫西宫》《过年回家》《绿茶》):
江小鱼独具慧眼所推介的这20位电影导演都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具思想、风格和诗意的大师,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他们使世界电影有了今天的广度和深度。
王小帅:(代表作《我11》《青红》《十七岁的单车》《日照重庆》)
欣喜于在这样的时候江小鱼能把视野回归到这些名字,虽然这些殿堂级的名字和电影从未离开过我们,但还有谁在细细品味呢?留下的终归会留下!收藏小鱼这本书如同收藏电影的精华。
高群书:(代表作《神探亨特张》《西风烈》《风声》《千钧一发》《东京审判》)
如今的电影越来越缺乏思想,电影人亦缺思想者。汲取大师营养,增强电影体质。
高希希:(代表作《新版三国》《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楚汉传奇》《新上海滩》)
江小鱼给我们带来了一次丰富而独特的大师思想者的盛宴,这些电影大师以自己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才华给人类电影殿堂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体现了为艺术和梦想坚持不懈的情怀。
丁
晟(代表作《大兵小将》《硬汉》《硬汉2》《大惊小怪》):
江小鱼总是令人刮目相看,非凡外表下的非常思想闪光于诗意之语,当然,期待此书,更期待小鱼心中的电影。
金依萌:(代表作《非常完美》《一夜惊喜》)
江小鱼这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展现了20位著名电影大师的生平与作品,把我带入了他们的创作世界。他们的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关乎心灵和思想。
戴
玮:(代表作《冈拉梅朵》、《西藏往事》、《古格王朝》)
每一位电影大师的人生其实就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在江小鱼这本《电影思想者》中我们可以看到20位杰出的世界电影大师们与众不同的电影人生故事,看看他们如何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热爱电影事业。如果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黑泽明《罗生门》,我不会有今天做一个"电影导演"的梦想,他们是为电影而生的,我要做他们那样的人....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