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海往事》編劇簡述

(2007-01-28 02:02:25)
分类: 电视
                        《客海往事》編劇簡述
 
        關於這部電視劇的具體思路和主題,以上的“創作簡介”和“主題”已經交代了,做以下幾點說明:
        1、這部電視劇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背景是相對真實的,但故事是虛構的。這個電視劇的歷史背景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前後(本劇的背景時間大約是從明朝末年到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後),描寫了本為中原漢民且為中華文化由北而南的忠實傳承者、崇尚文教的客家人陸續進入臺灣的兩岸民族交融歷史。用四句話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世紀浸染愛恨情仇的家族沉浮,兩岸客家民系遷徙往來的滄海桑田,明末清初反抗殖民侵略的波瀾壯闊,客籍名流順應時代大潮的歷史人生。
        2、本劇虛構了一個主人公張文崇出生成長的地方——“古堡鎮”。它類似于賈平凹筆下的“商州”,有原型但又超乎原型,成為本劇一個意象性的客家人的聚居地。古堡鎮的原型是福建龍岩市連城縣的四堡。去年11月,在連城四堡采風的時候,面對這個偏遠小鎮的輝煌過去和雕版印刷神秘的歷史面紗,感到大為震撼。史料表明,四堡的雕版印刷業起源於南宋末年,自明朝中後期崛起,當時的出版物“壟斷江南、行銷全國、遠播海外”,出版總量僅次於北京、漢口,排名全國第三。本劇虛構了一個“古堡鎮”,而不是現實當中的“四堡”,是避免觀眾對號入座,從而引起不必要的誤讀。
        還有本劇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劉國棟,他的原型人物是歷經鄭成功、鄭經和鄭克塽鄭氏家族三代的重要將領、客家人劉國軒。1683年,他力促鄭克塽歸服清朝中央政權,因此被康熙皇帝授予太子少保、天津總兵,成為臺灣統一的重要功臣。
        劉國軒,字觀光。福建汀州府長汀縣四都鄉榮坑人。生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自少愛好武藝,擅長弓箭。因救濟貧苦,往往有索于富戶,致遭忌,幾受迫害。
         清朝的江日昇在他的《臺灣外志》中說,劉國軒“面帶棗色,雄偉魁梧,胸藏經略”。連橫(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在他的《臺灣通史》“劉國軒列傳”中寫鄭經每“見國軒至,大喜,軍事盡委國軒。國軒為將,愛士卒,信賞必罰,而出奇制勝,眾莫能測,故每戰得捷,敗亦能完,諸將皆莫及也。”書中還有多處這樣的記載“由是國軒威名震於閩南”、“由是國軒威名震於南粵”等等。《臺灣外志》當中也有很多關於智勇雙全的劉國軒在征戰過程中所向披靡的描述。
         《客海往事》塑造的劉國棟借用了劉國軒一生的重要事蹟,比如閩西少年時代的武藝高強,追隨鄭氏父子征戰的智勇雙全、力促臺灣統一的重要貢獻,其中包括劉國軒當過城門樓總這樣一些情節,等等。
         3、本劇以雕版印刷作為故事的載體,是因為在古堡鎮,雕版印刷是本為中原漢民、崇尚文教的客家人,由北而南傳承中華文化的一種物化體現,也是主人公張文崇在臺灣進行文明教化、具有符號性意義的工具。在主人公張文崇反抗殖民文化侵略的過程中,在一場類似于美國學者亨廷頓所說的“文明的衝突”中,雕版印刷所具有的符號性意義,再一次驗證了中華文明曆久彌新的生命。
         4、關於全劇客家民俗的比重和分佈問題。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力圖做到把無處不在的客家民俗與客家符號和諧地融合在劇情中,但也重點突出了一些東西。比如,重點運用了“月光光,秀才郎……”這首客家人家喻戶曉的童謠,使它在劇中的不同階段適時出現;重點運用了幾首反映主人公與劇情發展關係緊密的客家山歌、情歌;重點突出了客家人飲食中富有特色的豆製品;在前12集發生在汀州府的故事中,著重表現了客家土樓中特有的和諧生活氛圍,比如主人公張文崇一家、古堡張氏族長張弼應一家、霧閣書坊等等家庭生活,還有古堡鎮瓦子街上和諧的鄰里關係,丘家婆太不同時期在瓦子街上分別與臺灣少年、張文崇、江雪蓮、黃秀竹、胡顯聲的交流等等。
        5、本劇的主人公雖然是客家人,但在13集到17集的潮州部分,在18集到30集的臺灣部分,劇中也寫到了一些入台較早、分佈在臺灣沿海的閩南人和廣府人,以及臺灣的高山族等原住民。主人公張文崇與他們團結一致、並肩戰鬥、共同反抗荷蘭殖民侵略。
        6、本劇的篇幅分佈情況。第1集—12集的故事發生地在福建閩西汀州府;13集—17集的故事發生地大致在潮州,但是這其中很多的劇情仍然在寫古堡,所以潮州的戲份大約是四集左右;18集—30集一共13集的劇情發生在臺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鸡毛信》
后一篇:谁能带我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