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念在天堂里的蔡其矫老师

(2007-01-08 07:43:00)
分类: 话语
        惊悉蔡其矫老师去世,我极为震惊和悲痛,他是我少年时代引导我坚定地走向诗歌、自由和爱情之路的领路人,是照耀过我的青春和生命的伟大灯塔之一,在我心目中,他代表了中国新诗的良知和灵魂,他也许是1949年之后唯一自始至终不向专制和黑暗妥协的老一代诗人。
        谨以我20年前第一次在家乡福建龙岩见到蔡其矫老师之后写下的这篇印象记(那一年我18岁,他70岁,发表在当时由我主编的《龙岩青年报》上),以此记念在天堂里的蔡其矫老师,愿他永远年轻、欢乐,永远与诗歌和少女同在。
 
 
                     “浪涛的灵魂多么宁静”
                      ----著名诗人蔡其矫印象记
 
 
        我们在艺林咖啡座坐下来,就置身于一个清雅的春夜的氛围里,幽幽的灯光,笼罩了安捷罗斯若有若无的吉它曲《人们的梦》,龙津河在窗外像唱片一样轻柔地淌过:
        女服务员托着咖啡盘沉静地走过一个卡座,流露清甜的微笑,把雀巢咖啡一杯一杯放在我们的面前。
        “我喝咖啡的时候,不喜欢加牛奶,我喜欢纯粹的东西。” 你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爽朗而意味地笑说道。
       你是从晋江转到厦门和舒婷、唐敏分手后又转来龙岩的,雨季连绵,一路泥泞和风尘,你仍那么兴致勃勃,精神充沛。当你步履矫健,扬起闪亮的黑发,平易、亲切而和蔼地来到我们中间时,我们怎么可能把你和一个70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蔡老,你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老人。
        你像一股风,一股洋溢着活力而永不衰老的风。在希伯来语中,“精神” 和“风” 是用同一个词表示的。
        很早就知道你的诗,在我读过的最初几本诗集中,就有一本不算很厚的《祈求》,它使我稚嫩的心灵开始知道,诗有一种美的力量,一种把人们从异化了的种种物质压迫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而高贵的力量。
        去年冬日的一个下午,也就是我的18岁生日那一天,当我收到你寄来的诗集《醉石》时,我正在邮局等一个朋友的长途电话。我坐在邮局的长椅上一首一首感受你的诗。而我刻骨铭心的孤独也正一点一点地化解。面对你深邃而丰富的感情历程。犹如一部博大的教科书,使我又一次领悟人生的高度。邮局之外是薄薄的冬日阳光。周围的喧嚣我全然不觉,唯“把心归向苍山有生命的云。” (《醉石"大理》)
        你倾心于李白一样的飘忽不定草履天涯的人生境界。从11岁自印尼回国,你的足迹就几乎走遍这片诞生过屈原庄周伟大幻想的东方大陆的山山水水。你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太密切了,人在大自然中生活了几千年、上万年,社会比起它来太微不足道了。罗伯特"布苇《寻找美国的诗神》一文中认为诗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过普通人的生活;二热爱大自然;三保持皮肤的湿度。你说:“深沉的,透入心底的孤独,是诗人异于常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写诗要甘于寂寞。”
        你写了46年诗,以迥异他人的声音在中国诗坛默默歌唱着,在艰难的道路上一往情深地追求自己执着热爱的审美理想。在无限而深沉的情怀中,道出永恒的心声。
        “飘泊的灵魂寻求陌生的地方
          不屑把爱钉在狭小地域” (《过延川》)
        诗作为超越自我的一种生命形式,它必须是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智慧碰撞出来的火花,只有那样才可能烛照人们心中的一切痛苦和忧伤。你深深地感受到,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痛苦,这痛苦不是苦苦思索,而是情绪上的。有时候,你写着写着,就不知不觉地哭出来。     
        呵,蔡老,你有着怎样的一颗丰富,多情而敏感的心灵呀。
        “当然,痛苦和快乐也是同时出现的。但是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
        你以宽容和爱心注视着中国新诗潮的发展。你深情地说起那些集结和重塑了民族现代精神的“今天” 派的诗人们。你和他们结下了肝胆相照的忘年交。你总是和那些创造新时代的青年勇敢而敏锐地走在一起。你用一双宽厚热情的手掌为年青的天空送去关怀和慈爱的云朵。你就曾写信谆谆告诫我:“要虚心向世界上最拔尖的精神产品学习,时常洗去泥污和草屑。”
        我们谈了那么多,咖啡喝完了,我们体会着不加牛奶的咖啡是怎样的一种意味深长。
        当我们走出艺林咖啡座,外面下着些许蒙蒙细雨,每个人伸出手指都能在这早春里触摸到湿润润的凉意和清甜的芳香。看着你历经岁月的峥嵘风雨而没有留下苦难痕迹的身影,心里轻轻涌动你的诗----
        “眼睛被色彩充满
        欢笑光芒四射
        浪涛的灵魂多么宁静” (《花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