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起床之后即匆匆赶赴八宝山。
在八宝山的国际广播电台录改版之后的《今日影视》,改用的实景挺漂亮,我戏称是大制作。刘孜特意从厦门剧组赶回来录这两期样片。
由于是第一次用这里的棚,直到下午才开始录。节目流程较以前节目有较大改动。
今天录了两期,第一期和我的宗珊妹妹一起分析“章子怡,你为什么这么红”。
第二期和吾国长的最象外国人的导演伍士贤一起分析“大制作还是小制作好”。
我的观点是:小制作是未来电影业发展的趋势。
小成本影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虽然大制作经常轰轰烈烈,但小成本电影的前景应该更广阔。历来商业大片云集的奥斯卡、金球奖,今年集体将《金刚》等大制作拒之门外。《断臂山》、《撞车》等小投资影片接连获影片奖提名。2005年好莱坞票房最大黑马为《婚礼傲客》。这部投资仅4000万美元的影片,却击败众多大制作影片,以超过2亿美元票房挤进全年总票房前五名。
周日,下午和小罗去公馆。看见了蒋燕的三朵可爱的小金花,听她们仨边弹边唱自已创作的艺术歌曲,对两年后的第13届青歌赛的组合组的冠军心里有了底。
去世纪坛参加青歌赛的直播开启仪式,所有参赛队都进完场之后我悄悄溜出来,去了女人街的新豪运酒吧。
比起世纪坛,新豪运是另一片新天新地,是肃穆端坐的庙堂艺术之外的另一片广阔而欢乐的市井音乐的晴空。
今晚是谢天笑的专场,还有一支西班牙乐队。
和潜水艇、重塑雕像的权利、后海大鲨鱼、SUBS、寂寞夏日、JESIKA、声音的碎片和BK14的主唱或乐手都见了面,加了AK-47,聊得挺好,他们都很感兴趣。倮倮也专程过来。
杨帅约了通利琴行的北京区经理过来说赞助我们这次纪念演出的事,过几天约崔健一起去通利琴行的北京旗舰店看他们的最新器材。
崔健也特地赶来,看谢天笑的演出,又去对面的郑钧俱乐部说事。主人郑钧也在,还遇见了老友大仙,正喝着红酒,常规性地带着一个实习美女采访这沟渠之畔的娱乐新灾区。
更深的夜之后,和田毅、山西电视台领队老秦去另一片娱乐新灾区的工体鹿港小镇吃霄夜。
晚回管庄,欣喜而内疚地发现,那两条小金鱼竟然还活着。
看了一韩国片《欢迎来到东莫村》,一般,韩国影片的黄金时代已过去。
周一,五一劳动劫。上午在管庄的家睡到10多,青歌赛小刘电话通知中午回影视之家开会,这是正式直播之前的最后一次大会。
下午3点到到台里的1000平米棚的青歌赛现场,除了策划宣传外,我还负责第二现场和主持人刘芳菲的合作。高挑的芳菲长得有时候象我刚认识时的沈冰,是目前央视最漂漂的MM。
圆楼的过道上都是人。
评委们象幼儿园的小朋友很乖地分成五排,很乖地听着今天晚上即将登场的15个选手的逐一更乖地彩排走台。这些评委大部分都是我的朋友和老师,和他们逐一打着招呼。想着他们将在未来的20多天里每天晚上硬着头皮要准时忍受各种耳详能熟的陈腔烂调,还得在全国观众面前装作既兴奋又矜持的闷骚状,心里不由一阵暗乐。
晚上7:30,青歌赛第一场直播如期举行又如期结束。由于评委、舞美、灯光、片头、选手唱歌和答题的表情,和往年没有太大区别,我虽置身其中,看到广大电视劳动人民上上下下出汗的出汗,出力的出力,还是分不太清楚到底是直播,还是重播上届或上上届的录像。
直播结束后,开总结会,胡恩副台长、张华山副总编辑、张小海主任等亲临,胡台传达了赵台的一些意见,并就许多具体的细节做了指示和交待,本人觉得在总结会比直播现场有趣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