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诵地藏经如何做回向才如法

(2009-10-07 18:56:14)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藏传佛教

地藏经

回向

文化

近期多次接到佛友们的电子邮件和短信,询问诵读《地藏经》后该如何回向。大家之所以有此一问,源于某网站上有一篇文章,该文称:读经及一切功德请勿直接回向给怨亲债主&法界众生该文直言:无论回向给法界众生还是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都是不如法的,经书上的小回向文,不一定是正确的。

 

诵地藏经如何做回向才如法

该文截图

 

当佛友把这篇文章介绍给我阅读时,我被上面的文字吓了一跳。如果经书上写的都“不一定正确”、“都是不如法”的话,那我就不知道什么书上写的才是正确和如法的了。这篇文章的作者,说轻一点,是对佛教中关于回向的认识有错误;说重一点,已然有谤法的嫌疑了。

 

迄今为止,佛教经律论三藏中,找不到一本书说“不要把功德直接回向给冤亲债主和法界众生”。无论显宗还是密宗,汉传还是藏传,小乘还是大乘,经论上都一再强调佛弟子们要时时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古往今来,也没有一位高僧大德讲过,要把“所有功德先回向给诸佛菩萨,然后再由诸佛菩萨分配给法界众生”的。

 

学佛之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依教奉行,依法不依人。如果我碰上一个人对我说“经上写的不一定是正确的”,那么我肯定会远离说这番话的人。

 

为慎重起见,也为对佛友们的提问负责,我专门就此向上师嘎玛仁波切及蒋措堪布请教,上师和堪布都非常肯定的说:告诉大家,直接把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和法界众生。

 

“回向”一词是梵语Parināma的意译,Parināma用通俗的汉语来解释,就是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有些显宗的论里这样解释回向:回己善根,有所趋向。即:将所造善根力集中加于某目的,使之尽快得以实现。

 

这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光通过反射物(如镜子或金属体)的折射,便可将户外的太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黑暗处一样。室内的黑暗处,虽然没有直接接受到太阳光,但是透过反射的介质则可以接受到太阳光。回向与此道理相通。

 

「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之一;「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在经律论三藏中,将回向的种类归纳成为六种:

1.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2.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4.回小向大:将自决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
6.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上六种回向中,没有一种是讲到要把功德回向给某一位佛菩萨,再由这位佛菩萨分配给自己的冤亲债主的。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

 

回向给自己的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当我们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的时候,我们的回向才是最圆满的。因此,无论修什么法门,做什么功德,都应该即时回向。

 

在《楞严经》中,阿难说自己曾希望佛陀能送他一些功德助他成佛,但在佛的开示下,阿难尊者最终明白了必须要靠自己修行才能成佛,因为功德是无法赠送的。既然功德无法赠送,何来“再分配”一说呢?

 

望大家依教奉行,如法修行!

 

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

嘎玛仁波切开示:百分百的回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94f40100086r.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