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有肉眼(自言自语八十)

(2012-02-13 11:11:53)
标签:

杂谈

云隔迷楼

自言自语

分类: 自言自语
佛有肉眼(自言自语八十)

 

    朋友中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也许人需要有一些信仰,或精神寄托。这类朋友信佛行为各有特色,理念也各有千秋。有个朋友最近归依了,就是正式加入了佛教组织。举行了仪式,也领了证件。他很虔诚,每天要拿出一些时间念经打坐,守五戒,吃素。我说,吃素好,减少肥胖有益健康。但一点也不进,营养失平衡。他说,吃啊,我在素菜馆吃了一席斋饭,鸡鸭鱼肉型味俱佳,都是豆制品仿真。我笑了,这还不如直接吃肉呢。吃素源于五戒之一不杀生,食仿真肉比食真肉更加不敬,虽未食肉,但心里在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其实,真信佛,行善积德是有益举措,然而过于形式化就有点极端,常言道“心中有佛”,这也是“顿悟”因缘。

 

    经常接触一些富商,这些人几乎个个信佛。我很不解,常言“无商不奸”,难道当今没了奸商不成?了解一番,这些人中,对佛虔诚是多数,然而对佛真了解的不多。他们有个朴素思念,就是佛可以祥福,在他们的下意识中,菩萨就是他们的财神爷和保护神。成百上千的香烧,成千上万的捐,为啥?就是希冀佛能保佑他们发财,发大财!并能保住这些钱财。仿佛捐了一点钱财就是行了善,就会有心想事成的回报。我们说,这样会有佛缘么?先不说菩提的大彻大悟,就说浅显的戒贪,揣着贪念拜佛,这本身就是对佛的不恭。《法句经》有:“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其实,希冀祥福不是坏事,拜佛也非不妥,只是信佛是讲究业报的,而业报不是简单的捐一些钱财,更重要的是行为品行处处为善。另一个层面,这种现象多少也反映着目前企业文化的缺失,拜金成为主导思潮。这不但与佛格格不入,与普通道德观也是不能融合的。

 

    我的一个亲戚过去归依过,守五戒,吃素。周围一群善男善女,常在一起交流关于学佛的体会。前不久一个最要好的知己出家了,是个知名大寺院,先在庙里打杂。每次法会在法师周围忙前跑后,么了会得到一个红包。一个月下来有万八千的收入。如同吸食了大烟,几个月下来,脑子里不再是佛的什么境界,全变成了凡夫俗子。我的亲戚很是迷茫,怎么业余变成专业会是这模样!气不过,开了戒。也难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我有喜好书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练小楷的习惯,每写一遍会对其中的经文有一点新的感悟和体会。我也看过一些人写的关于心经的解释,觉得有些浅显。总想好好推敲后认真白话译文一篇。下了很多功夫,最后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发现念诵心经本身就是一种信念,还别说会有各种感悟,有时无念反而更是一种境界。向佛,最朴实的是与人为善,善行。然而我们常常容易把佛过于神秘化了,却不知佛就在我们中间。《金刚经》中有“如来有肉眼”,平常心侍佛,平常心做人,这样更容易到达彼岸。


 

佛教真谛 佛有肉眼(自言自语八十)

阿弥陀佛

来世今生

草书斗方 (学佛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