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画四维(自言自语七十七)

(2010-10-20 21:54:06)
标签:

中国画

国画

艺术

杂谈

分类: 自言自语

关于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差别,我以为,其中有一个最大差别是:西洋画是三维的,中国画是四维的。

先看西洋画,素描、水彩、水粉和油画等,很讲究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很科学,很精到,而且有专门的理论和法则。讲究透视,就是讲究和注重绘画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再就是西洋画很讲究光影的处理和效果,有成套理论。最简单的是讲究明暗和阴影。这同样是在追求画的立体感和真实感。所以普遍认为西洋画是三维的。而过去很多人认为国画是二维的,没有透视,也不注重明暗关系。最典型的是,过去在国画的人物脸上看不到明显阴影写实效果。谁要是那样画了,会被认为给描绘的人物抹了黑。 

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国画也讲透视,是多点透视。这多点透视是在一幅画中存在很多个视点。如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宽33厘米,横636.9厘米,图卷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多姿多彩的瑰丽景色。这里如果不采用多视点,是难以把众多景色描绘在内的。再就是举世闻名的北宋《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一样采用了多点透视,才将当时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尽收画中。多点透视实际上是四维空间概念,这里有时间演化的因素在里面。

关于光影,西洋画关注的是绘画的是某一时刻和某一点上的光影状态。其实,如果在室外的日光下,光影会随时间变化而要发生变化的。这不同于摄影,可瞬时记录。严格的说,西洋画的写生,光影处理是不精确的,很多是凭经验加以处理的。而中国画的理念是提炼或概括光影变化,这近乎于与多点透视的道理。这里也增加了空间和时间概念,因此,按现代理论国画是四维的。 

中国画在近代也多少吸收了一些西洋画的理论和处理手法,很多中国画也注意起描绘对象的立体感来。但本质上不会是西洋画的处理,不然就是水墨彩绘制的西洋画了。 

世界近代出了个文森特·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如果注意分析他的作品会发现,梵高的画对透视和阴影已经不大注重了,狠夸张。这也正是他独到的地方。到后来的绘画天才毕加索,作品甚至掺杂了很多卡通的韵味。他们的画作已经不是经典的西洋画法了。所以,西洋画也在和已经发生了变革,也溶进了四维的绘画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