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成分(自言自语五十五)

(2009-08-15 11:33:24)
标签:

文化

家庭成分

云隔迷楼

分类: 自言自语

家庭成分,也称家庭出身。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人注意甚至很多人不知所云,然而在30年以前可非同小可。首先每家的户口本上有一栏目必须填写“家庭成分”,其次在各种个人履历表中有一项必须填写“家庭出身”。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精神,1950年6月30日开始,我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中农又分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分被确定为贫农,那么这个家庭中所有人的家庭成分都会是贫农。祖辈、父辈乃至子孙。会有什么区别呢?那可大去了。那时讲阶级路线,贫农、下中农和工人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主要依靠对象。其他为被革命对象或被争取对象。入党提干,参军上学,贫下中农子女绝对优先。就是找对象也一定先看家庭出身好坏。出身不好的人就像古代刑犯脸上被刺了金印,永无翻身之日。

 

我家的家庭成分是中农,虽然不占优,但还凑合,至少不被骂成狗崽子。说起来很玄的,因为祖上在土改开始被工作组评定为富农。这可不得了,我爷爷吓坏了,急忙给我的大爷、二大爷和我父亲写信让他们从各自工作的城市赶快回来。哥三个回去一起商议后找到土改工作组,说这家的房子和地哥三个都有份,应平摊。不知道工作组认为理由充分,还是看在我父亲是当过解放军的革命干部的份,竟然开恩把我们家的家庭成分改为了中农。我家祖坟真是冒了青烟呢!

 

前不久去看望父母,在书架上发现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于是揣回来偶尔翻阅,作为催眠良药。里面记载了列宁在1919年12月写了篇文章《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在文章中说:“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后,阶级斗争并没有停止,而是用另一种形式、另一种方法继续进行。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这个工具进行的阶级斗争。”事实上,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以列宁的这一理论在不间断进行着阶级斗争。这种内耗打法使阵营内所有国家大伤元气,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和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当时实行的划分“家庭成分”做法是最机械的阶级划分。

 

推介

道德宝典   

汉字废简不可取

国学概念

风流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