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节日无疑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然而这些节日在韩国和日本也有,这是由于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已经取消或淡化了这些节日,而韩国却兴致盎然。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在让很多中国人大惊失色时,才想起赶紧加速其他三个节日的申遗工程,甚至将清明节也列入计划。
春节就是夏历一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有:“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这个约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毋容置疑,但是申报春节为文化遗产却有相当难度,我们很难确定哪座城市或地区的春节过的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然而,把过春节推出一个城市为代表也确实难能达成共识。所以,春节将被韩国人申报“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因此,我们国人来挑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城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许可以从古都中挑选,也可以从春节的起源上求索。
那么春节始于哪个时代呢,这的确是个难题。事实上,我国春节既然是农历一月初一,就是旧历元旦,知道这一点就容易考证了。在《尚书》【虞夏书-尧典】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大致的意思是: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庙接受了禅让的册命。他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又聚敛了诸侯的五种圭玉,选择吉月吉日,接受四方诸侯君长的朝见,把圭玉颁发给各位君长。这里的“正月上日”,其实就是元旦。在【虞夏书-大禹谟】中有:“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这里是说“正月初一早晨,禹在尧庙接受帝舜的任命,象帝舜受命之时那样统率着百官。”虽然【大禹谟】一篇被认为是魏、晋时期的伪作,但从内容上看,对“正月上日”为“正月初一”还是可以佐证的。《尚书》为上古历史文献,也是中国最早的经典史书。从《尚书》的记载来看,正月初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是舜和禹登基的良日,也是一个朝代开始的元日。
既然“正月初一”最早记于舜的加冕日,那么舜的加冕地就非常显要了。尧给舜加冕的地方按常理应该在尧都。日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以后历代有“尧都平阳”之说。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诗经》中所说的唐国即在山西境内。今临汾尚存始建于晋代的尧庙,以及唐代修筑的尧陵。所以,推山西临汾市为中国春节最特色城市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