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串门小记品格杂谈 |
分类: 文 |
串门小记(四、关于品格)
2006年2月17至2月21日
我是从一个网友的连接走到旅法艺术家高远那里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访问的到,真是奇迹。读《周末回帖一(关于艺术与教育)》后很是感慨。以前我写过《有感做人(自言自语四)》里面讲过“看《大家》介绍的人物,都是专业造诣极深而且具有极高品德的人。我们赞赏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钦佩他们的人品。他们才称得是做人的楷模。”我不是很了解高先生,也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他为“大家”。但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了他的优秀品格,谦虚而又诚恳。在网上我们也常看到介绍的有些名人,他们的跋扈或媚俗实在让人生厌。
知道于坚这个人也是在新浪博客首页推介的人物时知道的,其实新浪博客首页推介的人物我大多去了都很失望,也许人的品位和兴趣不同吧。说于坚是个诗人就过去看,还真遇到我有兴致的地方了。这道不是因为我也喜欢诗,而是觉得他很多理念很有寓意和意境。在《暗盒笔记:
越南头顿》一文中写道:“鱼缸和盥洗盆,我肯定绘画或者摄影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构图,太没有意思了。这不是思考、艺术革命或者创造的结果,而是生活的杰作。因为此地是一个露天餐厅,盥洗盆是为了向不想小解只想洗个手就用餐的客人的提供方便,而鱼缸与盥洗盆都必须离水龙头很近。当然,光恰好呈现了这个图像,而玻璃鱼缸里的动物也恰好漫游到某处,决定性的瞬间。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亚洲,因为在东方,无序,怎么都行,只要有利于过日子,是流淌在各民族血液中的日常哲学。”一个真正的文学艺术家往往可以从平常的生活中敏锐的嗅觉出特别的感悟来。
好像在书斋先生处看到袁劲梅这个名字就过去看,发现她写了好长一篇文章叫《敬请黎鸣先生封笔﹕为哲学正名》,写的非常有水准。其评论的人不亚于黎鸣先生处,有100多人。当然也是褒贬不一,多数还是反对她的,甚至嘲笑的人也不少。我还是很欣赏她的文才和争鸣精神,学术么就是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过去只是无放无鸣,现在“万马齐喑”,我们的脑袋是不是有病?因连接了她的地址,过了两天就又过去看。这回她写了篇《中国弃婴到美国》的文章把我感动了,使我感触到爱是人高贵品格,是不分国界的。我们中国人目前还很缺乏人性最基本的爱。
小咪是个才女,她的文字的美我个人觉得在博客里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她也特别有人气,只是不知道新浪的热点博客为什么没选她,其实我看那里有相当多的人赶不上她的文才和她博客的特色。我曾经对她说过,感觉读她的文如同在读诗一样。虽然她的文还缺少些哲理和意境,但书法要真写得好,写公文也有人想收藏,何况小咪写的是散文呢。前两天小咪小姐一时兴起,打起擂来,让到场的人出题她作文。有人出了一个词叫“彳亍”,我心想这可难为她了。没想到过了两天她写出来的文章解释精准而且浮想联翩,被大家相当的佩服和夸奖了一番。
花瓣叫犹存的花瓣,是大连人,也算我们家乡的人吧,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感觉她非常好学,做什么都极其认真,人也谦和厚道,是个很有人缘的人。我能把图片放在文字的左右还是从她那学来的。这两天她写起影评来,我一向不喜欢看影评和明星趣闻的,然而看了花瓣写的《为之迷醉的香-<廊桥遗梦>-附廊桥图片》不由对她刮目相看。也不知道她哪儿收集来的精美图片,全是极其特别而又有风格的各种廊桥,真是大开了眼界。
天使叫音乐天使。说小咪、花瓣和天使都是我给简化的名称,因为我的友情连接的名称都是三个字以下的,再就是简化后感觉更亲切。音乐天使这名称可货真价实。我也认识一些音乐界的朋友,但像音乐天使这样着迷音乐的实在少见,绝对不是一般的发烧友,某些方面应该是极其专业的。她会经常推出经典音乐专辑来,而且非常细致的在专辑中写上介绍以及她个人的感受,同时专辑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提供了下载地址。用纯音乐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爱戴,她付出了多少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她和花瓣、小咪以及与她们相同的姐妹们在博客里传播着圣洁的爱。
前一篇:北京客人(自言自语十六)
后一篇:我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