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本图书的故事

(2024-10-02 12:43:48)
标签:

作家张明

《大城大师》

《文汇报》

文化

历史

分类: 随笔杂谈
几本图书的故事



几本图书的故事

作者:张明

       一、《大城大师——六十八位社科大师的学术人生》一书是今年8月份出版的新书,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汇报社编,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上海《文汇报》“文汇学人”栏目创刊六百期,为此举办纪念活动。我有幸参加,留言后获赠这本图书。下面是我的留言内容:

  我曾认真阅读了复旦大学教授朱东润先生早年在《文汇报》发表的文章《漫谈传记文学》。朱教授说,什么是传记?《四库总目提要》说,“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由此,我知道了古人对“传记类”写作的定义。接着,朱教授又举例谈了中国古代文人关于传记类的写作,特别提到司马迁《史记》是传记类写作的典范,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记得当年学《大学语文》时,其中就有《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看得我是热泪盈眶。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感动人、激励人,生发无限感慨。当然,,古人对“传记类”文学的定义不一定完整和准确。因为写一个人,可能会涉及到许多事;写一件事,也可能会关乎一些人。写人也好,写事也好,没有必要去严格区分,只要写得好,能够打动读者,就是写作的目的。朱教授还在文章里详细谈到了传记文学在历史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感谢《文汇报》“文汇学人”这个栏目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大餐。同时,我也衷心祝贺咱们这个栏目举办了六百期。几本图书的故事

(六十八位社科大师包括了我知道的陈望道、朱东润、贺绿汀、刘大杰、蒋学模、胡裕树、周谷城、施蛰存等等)

二、《墨子》《月亮与六便士》《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三本书是我参加社区组织的“图书漂流”活动,用自己的三本新书换来的。几本图书的故事几本图书的故事几本图书的故事

三、《黑泽明的罗生门》这本书是我今年9月参加北京作家协会到怀柔区采风活动时,在一家社区藏书屋购买的。北京郊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很好呢。几本图书的故事

四、《西欧军事观察笔记》这本书是我参加《作家文摘》报纸微信公众号组织的读书活动时留言获奖的图书。几本图书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