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废品站淘宝(三)

(2022-11-28 14:39:53)
标签:

作者张明

废品站淘宝

历史

文化

收藏

分类: 随笔杂谈
废品站淘宝(三)

废品站淘宝(三)

作者:张明

几天前,我路过胡同口,发现又有一批卖到废品站的杂志和图书,立刻兴奋起来。但来的有些晚了,一部分图书已经被废品收购者放入水桶中。

这里解释一下,废品收购者为了增加废纸(旧纸箱、书籍等)的重量,会将这些废纸弄湿,然后送到更大的废品收购站卖钱。他们每天都会将六个大塑料桶(每个桶能装二十斤水)灌满自来水,再用三轮车运过来,往纸箱上泼水,再将书本塞进水桶。例如,这次我买的柴静写的《看见》就已经被水浸湿,幸好我及时发现,伸手捞了出来,但即使晾干了、重压之后,品相仍然皱皱巴巴,还好,并不影响阅读。

这种“注水”的做法是有着“传统”的。十多年前,距离我的住地不远处是一家大型的水果、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运作过程中会淘汰下来许多的废旧纸箱,这些废旧纸箱自然是卖到废品收购站,许多农民工在卖出之前,会将纸箱折叠起来,在捆绑之前,再用水与土和成泥巴,塞进纸箱内增加重量。这些农民工就在路边公开如此操作,一点也不避讳路人。

我在这里不做道德评判,只是叙述亲眼见到的事实。

 回到这次“淘宝”现场。我看了看,品种较为丰富。本着开卷有益和触类旁通的目的,我又仔细挑选了一下。例如《某某周刊》,今年一月初至二月底,共七本。里面虽然有一些新闻已经过时,但还是有不少篇幅较长、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稿......都是吸引我阅读的重要内容。废品站淘宝(三)废品站淘宝(三)

废品站淘宝(三)

      因为有“某某词”,内容只好大量删减,十分可惜。书籍的内容也不做介绍了。这些旧杂志和旧书籍原价在两百元,我只花了十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