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与陪伴(下)

标签:
作家张明缘分与陪伴参考消息文化情感 |
分类: 文学作品 |

父亲离开北京后,我仍然续订《参考消息》。记得有一年,《参考消息》在报纸的中缝刊登一则广告,一家单位(我记得好像是中国社科院)要招聘社会调查员,并进行开卷考试。我也积极报名,认真填写了试卷,虽然最终没有被录取,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猜想,这个招聘社会调查员的广告之所以在《参考消息》报上刊登,是因为《参考消息》的读者不仅广泛,而且层次和政治素养应该是比较高的。
1988年,我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法律本科学历,同年参加社会公开招聘国家干部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公务员。尽管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报纸和杂志,但我仍然对《参考消息》情有独钟。我在公安部全国公安文联担任会刊编辑部主任的时候,在编辑部订阅的报刊中,首选最喜欢的《参考消息》,特别是阅读时看到好的文章,我会推荐给文联的同事和亲友阅读,并交流相互间的看法。
现在已经50多岁的公安部公安文联的张明打小生活在太平湖附近。张明回忆道,太平湖就在新街口豁口的西北面:“那时的豁口的的确确就是城墙的豁口。豁口两边残留有高高的城墙.淘气的我还在城墙顶端上走过。”“距离豁口几百米处,有个公共汽车站牌,名字叫‘小村’。要去太平湖,乘22路或者31路(今331路)在这一站下车就到了。父亲经常在太平湖里游泳,我在岸边给他看衣服.父亲还常在湖里摸出好多大蛤蜊。”(参见报纸照片)
我从阅读《参考消息》中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信息。记得许多年前,一位外国尖端的医学科学家曾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全世界的人每天都服用一粒100毫克的维生素C,那么感冒就会在全世界绝迹。当时他还列举了一些实验数据,证明维生素C在预防和治疗感冒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他的假设无法证实,但这篇报道的内容我却记住了,每逢我感冒或需要预防感冒时,都会服用维生素C,还真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维生素C治疗感冒的作用已被临床医学所证明。
上世纪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国民在商品交易中开始使用信用卡,我在部队时对《参考消息》相关报道的内容很不理解。我们购买商品都是使用现金结算,一个卡片如何替代现金呢?由于没有实际经验,对银行、信用卡和商家之间的数字交易表述更是让我瞠目结舌。后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金融和商品交易不断发展,我们也有了信用卡,不仅替代大量现金,还可以一定数额的透支,确实方便了广大顾客。现在,我们又进入了手机电子支付的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回想起来,我和《参考消息》的缘分已经有五十多年了。每天,投递员都会将大字版的《参考消息》放进我的邮箱里,风雨无阻。而且,我也同样会开心地打开邮箱,像会见老朋友一样、取出带着油墨香的《参考消息》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我们就这样相互陪伴着,一直走下去,缘分到永远。
“IOC重申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2021年1月28日《参考消息》第四版);
“IMF上调2021年全球增长预测”(2021年1月28日《参考消息》第六版);
“世界跑步进入AI时代”(2021年1月28日《参考消息》第八版)。
这是同一天的报纸,通过阅读内容,我才知道“IOC”是国际奥委会,“IMF”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I”是人工智能。那么,把这些英语缩略语换成汉语,是不是能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国际奥委会重申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2021年全球增长预测”;
“世界跑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我觉得,《参考消息》既然是汉语读物,就一定要规范化,能够用汉语表达的词汇,就不要用英语。我们倡导的“四个自信”,其中一个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应该包括语言文字的自信。特别是新华社驻外记者和《参考消息》编辑部编辑,许多人都是外语专家,熟练掌握外语和汉语相互之间的转译,完全可以将英语所指的事物,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记得《参考消息》曾解释为什么同时有“本·拉登”和“本·拉丹”,称“本·拉登”是英语转译,而“本·拉丹”是阿拉伯语直译,所以《参考消息》一直采用“本·拉丹”的译名。仅这一点,我就特别佩服《参考消息》的编译人员。
我的建议不一定对,仅供各位老师参考。最后,祝我们心爱的《参考消息》报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