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的力量
作者:张明
第一次接触话剧,是我从窄小的半导体收音机里听到的。
那是197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工人,我呆在工厂的职工宿舍,坐在煤炉旁边,一边取暖,一边收听广播电台转播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伊索》的实况录音剪辑。很快,我就被剧情所吸引,特别是被话剧主角伊索跌宕起伏的命运而牵动,更是被扮演伊索的演员吕齐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所折服。
话剧《伊索》讲述的是奴隶伊索和奴隶主格桑之间的故事。虽然伊索身为格桑的奴隶,但他有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智慧,心地善良,感情细腻,语言也是丰富多彩,就连格桑年轻美貌的妻子莉迪亚也爱上了伊索。格桑嫉妒伊索的才华,并常常以奴隶主的身份欺负和侮辱伊索。有一次,格桑与别人打赌输掉了自己的财产,他恳求伊索用智慧来帮助他挽回损失,并答应事成之后还伊索自由之身。伊索帮助格桑转危为安,可格桑非但没有给与伊索自由,反而用皮鞭打了伊索。后来,伊索在众人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心胸狭隘的神庙祭司,认为伊索寓言影射和伤害了他,便设计诬陷伊索偷窃了神庙的金器,要处死伊索。神庙祭司放出话来,说如果伊索是格桑的奴隶,便可以让主人担保而免于一死;如果是自由人,就要被推下悬崖处死。格桑为了保全伊索的生命,要伊索承认是自己的奴隶,而伊索却坚定的回答:“不,我不是你的奴隶,我是自由人!”并勇敢地走向悬崖。
(话剧《伊索》剧照,照片取自网络)
我听到这里,止不住地眼泪夺眶而出。我想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联青年诗人殷夫翻译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1992年3月南非在全民公决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时,曾有一位老奶奶跋山涉水来到投票地点,还要等上几天的时间才能投票。当时有记者采访她,说跑那么远的地方,还要等这么长的时间,值得吗?老奶奶说:“等几天算什么,我等待这一时刻,已经等了一辈子了!”
是啊,对一个生活在屈辱环境中的奴隶来说,有什么比获得自由更重要呢?!
这就是话剧《伊索》带给我心灵上的力量。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收音机是许多百姓家庭必备的“家电”,我至今认为,话剧是用心来倾听的,也许收音机就是话剧最好的传播载体,可以让听众用声音来辨别和想象话剧中的人物形象。这大概就是戏剧艺术大师焦菊隐先生所说的“先有心象,后有形象”的意思吧。也就是在这一天,我记住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名字。特别幸运的是, 1980年1月16日晚,我买票在北京首都剧场观看了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伊索》。我在当年的日记里是这样表达的:话剧散场后的那一晚,我是心潮澎湃,彻夜难眠,翻身起来,回忆《伊索》的台词:
“再见,克莉娅,我是自由的,任何人也不能够再触动我,不论是阿比西尼亚的鞭子,还是你的手指尖;无论是仇恨,还是爱情。我决定坚强地向悬崖走去!萨莫斯的居民们,听伊索最后的寓言吧:狐狸看见在高高的阳台上悬挂着一串葡萄,它想去摘下它来,但是没够着。这个时候狐狸就说:葡萄还绿着呢。不!人们!自由是属于你们自己的!这串葡萄已经熟透了,你们应该去把它摘下来!格桑,任何一个人都成熟得可以得到自由了,只要他们认为是需要的话,就可以为它而死。对于生活,对于爱情来说,我还是年轻而嫩绿;但是对于自由来说,我已经成熟了。我是自由人!该诅咒的奴隶制度!把路让开!哪里是你们给自由人准备的悬崖?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
“我要用自由人的眼睛观察一切。听说离这里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国王,他的名字叫克洛索斯,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宫殿是用金子建造成的,他的衣服是用贵重的东方宝石镶织起来的。我想要看见他,并且去嘲笑他的财富。再往远处走,在尼罗河畔,埃及人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为的是纪念那些尊贵的法老们,我想要看见这些金字塔,并且嘲笑那埋在石头下面的腐朽的虚荣心……”
这些振聋发聩而又隽永的文字,通过演员的声音和形体表演,传递到我的心灵。这就是话剧的魅力,给我带来人生的启迪和艺术享受。
(话剧《伊索》剧照,照片取自网络)
此后,我特别关注话剧。《茶馆》,《雷雨》,《日出》,《蔡文姬》,《为了幸福,干杯》,《哗变》,《绝对信号》,《我这一辈子》,《小井胡同》等等,特别是《茶馆》、《雷雨》和《日出》,我不知听(收音机)了多少遍,看(电视)了多少遍,甚至有许多台词都会背诵。
为了更好的理解话剧内容,我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购买了《老舍剧作选》、《曹禺剧作选》等书籍阅读和朗诵。可以说,这些经典话剧,对我的喜爱文学和从事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甚至在一篇回忆故去战友的散文《老蒋与嘎嘣脆香》里用上了《茶馆》中王利发的话,“看多么邪门,好不容易有了花生仁儿,可牙没了”(见2005年6月29日《北京晚报》“人才周刊·感动人生”栏目)。
2009年9月,我看了话剧《窝头会馆》。这部话剧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剧目,由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先生策划、著名作家刘恒先生编剧、著名导演林兆华先生导演,演员的阵容也非常强大,有濮存昕、何冰、宋丹丹、杨立新、徐帆等。
大幕拉开,观众瞩目。我的心灵又一次被话剧的剧情所牵动,被演员完美的表演所感动。可以说,这部话剧是一部可以与《茶馆》相媲美的经典作品,是又一部话剧杰作,带给我们的是崇高的艺术享受。
话剧《伊索》剧照,照片取自网络

中国作家网刊登《话剧的力量》一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