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第12期开始,“幕后”栏目文章会第一时间登上《青年文摘·彩版》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nwzcb。大家可以在博文后留言,您可以站在左边,也可以站在右边;您可以举双手赞成,更可以表示反对。
如果您的观点有别于编辑和主编,就有机会登上下一期彩版,并会得到署有您名字的最新一期《青年文摘·彩版》。
拯救儿童
文/秋风
《青年文摘·彩版》2009年7月下“幕后”
作为10岁男孩的父亲,有很多苦恼,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阻止孩子看广告。
孩子的学习很辛苦,所以,不忍心不让孩子看电视。孩子们
最喜欢动漫频道,然而,这个频道的广告频率极高且时间极长。
全部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消费类广告,各种吃的、喝的、玩的,琳琅满目。广告片制作得极其精美,人物都纷纷作活力、青春、欢乐状。孩子看完,有时就会于不经意间说,这个真好。还好,孩子不是特别地赶时髦,所以广告的影响还比较有限。
我相信,有很多家长的苦恼会比我严重——不过当然,我的这个想法也许完全错误,可能有很多家长正在忙着让自己的孩子跟着电视广告赶时髦。我不能不这么想,否则,孩子为什么会被物质主义吞噬?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时代,很自然地,这种物质主义迅速向儿童世界传染,没有任何障碍。在中国的大小城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到周末,父母带着孩子去超市,仿佛度假或者过一种宗教节日,全家人在超市快乐地徜徉,尽情地购买,父母用金钱在孩子的脸上印出一个又一个笑容。消费就是物质主义家庭的礼拜活动。
这样的状态令人担忧。托克维尔对现代社会的最大担心是物质主义,因为,物质主义会遮蔽人的灵魂,人会变得冷漠,退回私人空间而拒绝关心公共问题;物质主义会侵蚀人们的创造力,“他将逐渐丧失生产财富的才能,最后总有一天跟兽类一样,对物质财富既无鉴别能力又不会使物质财富的生产发展”。可以想象,如果儿童从小就变成物质主义信徒,则一代人就会向着兽类方向退化。
要在这个物质主义泛滥的时代拯救儿童,首先需要成人的自觉、家长的自觉。这种自觉其实很简单,就是面向自己的灵魂。一旦人们面向灵魂,就会摆脱物质的压迫、诱惑,转而成为物质的主人。
当成人世界形成了具有如此自觉的群体之后,他们也需要组织起来,向物质主义的布道士和传播机构开战。比如,他们可以游说人大立法,限制面向儿童的节目前后的广告时间、广告种类,或者禁止某些类型的儿童产品做广告。在多元社会,这是合法且合理的。大人们也可以通过家长协会、儿童教育协会之类的自治性组织,借助种种传播媒体,说服家长自觉地帮助儿童在家里构筑一个零广告空间,说服家长不带儿童到超市消遣。
总之,抵御物质主义占领儿童心灵,只能依靠自觉的成人,尤其是家长自己。
编辑意见: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却成为了儿童成长的绊脚石
主编意见:
物质本身不是怪兽,唯物质是从而废弃精神世界,才是所有人成长的绊脚石。
这里是您的意见
2009年6月下“幕后”文章《名人之毒》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成功了就是经验,失败了就是教训。(名优草)
成功不是不可以复制,但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绝无仅有的创意。我们要在
“复制”成功时吸取经验教训,而不要一味去“复制”对自己毫无意义的成功。(爱古丫丫)
请登陆《青年文摘·彩版》博客http://blog.sina.com.cn/qnwzcb或登陆青年文摘论坛(www.qnwz.cn/bbs)进入“互动地带”版,参与本话题讨论发表意见,您将有机会得到最新一期《青年文摘·彩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