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在职场第几层?

标签:
彩版工作坊你在职场第几层文化 |
分类: 智 |
年轻人,你在职场第几层?
文/王磊
《青年文摘·彩版》2008年第7期“工作坊”
高宁毕业之后先后换了几个工作。每一份工作,不是薪水低得可怜,就是工作强度惊人,他看不到希望,所以在毕业后的半年里不停地跳槽。
后来,高宁又在一家电脑公司做起了库房管理员的工作。不过,这份工作仍旧枯燥乏味,每天只是不停地搬卸货物,清点库房。上班不到半个月,他又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经理劝他:“你是个很机灵很能干的小伙子,坚持下去一定不会比别人差的!”尽管经理尽力挽留高宁,可他还是执意要走。
“职场就好比是高楼,大家按照工作能力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站在不同的楼层里。”经理也不再劝高宁,只是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职场里的人分为人力,人手,人才,人物。所谓人力,只需要你在工作中肯卖力气就足够了;而人手,则需要你熟悉掌握工作,能应付突发事件;人才则需要你头脑灵活,能够在工作中提出创造性的方案;而人物就需要八面玲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公司做出比较大的贡献。”经理说到这里顿了顿,高宁则聚精会神地继续听着。“年轻人,你在职场第几层?每个公司就是一座大厦,你如果只是不停地在各个大厦之间穿梭,而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那你永远都只能在最下面的一层。”
好评渐渐传到了经理的耳朵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经理将高宁调到办公室里,专门负责管理公司产品的保管和运输。还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道:“好样的!这么短的时间,你就已经从人力变成人手了。”高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真诚地为经理那天的话道谢。
高宁调到办公室之后,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了。很快就将业务烂熟于胸的高宁发现,因为公司卖出电脑后都有后期的上门保修,但是保修人员又明显不够,所以常常有客户自己抱着电脑来公司修理。因为公司业务量大,经常有几个客户一起找上门来,把人力不足的保修人员忙得满头大汗。高宁看在眼里,心中就有了打算,每天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努力学习电脑的硬件修理知识。
这件事经理同样知道。
转眼之间,半年过去了,高宁的工作越来越顺利。一天吃饭的时候,高宁偶然间听一个研究生朋友说起有很多刚刚考上研究生的人为了携带方便,想买笔记本,他便悄悄记在了心上。接下来的几天里,高宁向经理建议,可以挖掘这个潜在市场。正在看文件的经理听了高宁的话之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微笑着答应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