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智 |
我们并不缺少发现,而是缺少挑战权威的勇气。
33位皇帝的龙椅都坐歪了
文
中国古代帝王皆自命天子,是以大建九重天庭,“坐北朝南,殿宇接天”,试图构建君之权“受命于天”的假象。但是,自元代始,至清朝亡,建都北京的33位皇帝办公、寝居的地方,并不是“正南正北”的朝向——在左右北京城后700余年的建筑格局上,中轴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专家学者发现,它并没有同子午线重合……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用特制的照相机成功“取”下了北京城的全景图像。这位空中摄影与遥感专家,曾参与了20世纪60年代初几次著名的军事侦察,经验丰富而老到。
面对大型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老人感觉有个地方“不对劲”,他当时的目光停留在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7公里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上——这是足以影响整个城市格局的“脊梁”。
那一天,夔中羽的视线沿着影像图上的北京中轴线一路“北上”,脑袋竟不知不觉地偏向了左侧,这使他感到吃惊——中轴线应是“正南正北”的朝向呀?
“拿地理坐标一印,中轴线偏离子午线两度十几分,但不到两度半。”夔中羽在对全景图做出测量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两度多的偏离”曾令夔中羽对全景图的精确性产生质疑,不过在对比北京地形图、城区旅游图后,这种疑虑减轻了。因为,“不仅仅是影像图,在地形图甚至在旅游图上,中轴线无一例外偏离了子午线”。
夔中羽介绍,在精确的地形图上,中轴线显示了这种“偏离”:从南端起始点开始,向北延伸时呈逆时针方向偏离子午线,而终点位置,换算后的实际距离,已离开子午线约300米!
成型于封建帝王时代的北京城,中轴线同子午线重合,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多数人的“常识”中,乃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是不是测量专家、地图绘制者集体犯了错?可以明确的是,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