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的四个老婆(二)
雪花夹杂着夜色一起涌来,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这是2006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准确地说是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在遥远的阿拉伯世界,那里没有冰冷的雪花,保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兵戈与战火,以及那一块块神秘的黑色头巾。
阿拉伯新娘
阿拉伯地理似乎总与“新娘”沾边,沙特吉达,圣城麦加的入口,这座屠杀过大连实德和山东鲁能的城市,叫做“红海的新娘”;在大海另一侧和她遥遥相对的是埃及扎尔答哥,也被称为“红海的新娘”,更准确地应该叫“红海新娘第二”;埃及的亚历山大是“地中海的新娘”,阿联酋迪拜是“阿拉伯海的新娘”。新娘新娘,这个偏正词组竟然包含了阿拉伯女人一生的情感史。
在电视上看过N次阿拉伯人的婚礼后,2001年的夏天,我在阿联酋公干时正好赶上了一个阿曼朋友的婚礼,他娶得是第二
阿拉伯女人的爱情不是抛物线,也不是曲线,而是一条直线,一条挂满了珠宝首饰的直线,笔直而毫无反顾地指向爱情的归宿。从手镯和项链,再到彩礼和婚礼,简单地就像你轻轻挥挥手,就可以拍死墙上的纹子。婚礼是阿拉伯女人的一切,婚礼过后,阿拉伯女人摘下珠翠走进厨房成为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换回来的是一生的保障。(伊斯兰教婚姻法规定:即使离婚,丈夫也必须要养活妻子),阿拉伯式结婚对于女人来说相当于填了一份“终生养老保险”单,这也难怪阿拉伯女人不在乎“作小”了。回头看看苍白无力的“中国式离婚”,似乎可以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一些启迪。
阿拉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我见过不少海湾地主出门前呼后拥的派头,动辄就是四个老婆和十几个孩子,完全可以组织一场正式的足球比赛。阿拉伯人喜欢大家庭,亚足联主席哈曼有四个老婆和十二个孩子,去年12月份亚足联颁奖典礼,哈曼还专门把第四
话说到这儿应该明白,如果非得把“阿拉伯人的四个老婆”这个标题加上旁白的话,那就是“穷人不宜”,想想四个老婆,就像是四座厚墩墩的大山,和五指山也差不多了,弱小如蟑螂的你还想蹦到哪里去。娶四个老婆在伊斯兰法律上没问题,但可不是一般人能娶得起的,这只是王室和豪门的专利。不是所有的阿拉伯人都是地主,就是地主家也不见得多少余粮呀。很多阿拉伯穷人实际上连老婆也娶不起,娶个一般老婆都至少要人民币三十万至一百万不等(包括房产和彩礼),不过我倒见过一个例外,去年在沙特吉达时,碰到一个出租车司机,算是沙特的最底层了,他竟然还有两个老婆,因为他第一个老婆无法生育,只好硬着头皮砸锅卖铁娶进二房,家里又小,一家三口只能挤到一张床上,司机很情色地笑着说:“我睡中间,两个老婆一边睡一个,掌心掌背都是肉呀。”我看了看这位日夜辛苦的四十岁的司机,再看看他六十岁的额头,啥都别说了。
随着阿拉伯人的西方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不少现代阿拉伯青年其实对“一夫四妻”制也失去了兴趣,思想进步的年轻人喜欢无拘无束喜欢自由,“豪华旅游团”越来越局限于王室和五十岁以上的传统阿拉伯地主。
诸宸和她的卡塔尔丈夫(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