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春子首次看台湾(暨深圳梧桐山之旅)

(2012-07-30 17:31:17)
标签:

台湾

儿童读经

国际论坛

台中教育大学

台北

深圳

王财贵

季谦

分类: 大道至简的读经教育
    台湾虽然遥远,对于住在德国的小春子来说,却并不陌生。本地台湾侨民办的中华会馆有一个非常好的中文图书馆(里面的书当然都是正体字了),小春子同学从四岁起每隔一段时间就来这里借书看,从绘本,到僑教双周刊碟片再到现在的純文字童书。小春子每天使用的读经课本中,其中一半都是来自台湾的正体版。因此她也知道,在台湾的中国人,他们使用的是正体字;而在大陆的中国人,他们使用的是简体字。
    去年我去台湾参加了国际佛学会议,对那里印象颇佳,感觉极为亲切。又有机会参访了几家读经学堂,其中良好的氛围,更顿时让我萌生了让春子日后去那里参访读经的想法。
    今夏机缘巧合,本博受邀参加台中教育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读经教育国际论坛,时间恰好是春子的学校假期。于是小春子的第一次台湾行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到来了。
    小夏同学年纪太小,无法自律,又不会自娱自乐地阅读,尚不适合出席这样的会议。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春子可不一样,从三年前王财贵爷爷来德国巡回演讲开始,她就跟着走了七个城市,旁听了十几次演讲;这两三年又跟着爸爸妈妈参加了几次国际会议,表现可圈可点。这一切,要归功于她爱看书的习惯(当然也看得懂啦)。只要有书,她就别无所求。
   这次我们先回大陆,到深圳拜访师友。短短的半天多里,先去拜访了梧桐山得谦学堂(学堂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986903740)。去年得谦学堂堂主張中和老师与其子可名到江西宝峰寺参加梵文营,小春子由此和小哥哥接下友谊。我本人对中和兄对教育的投入与思考也极为钦佩。此次有机会亲自携春子参访得谦,倍感亲切。到深圳的当晚,先与得谦学堂的家长和梧桐山一些师友做了一番交流,地点就在得谦的地山讲堂。此讲堂为得谦特为家长开辟的学习场所,如此重视家长提升自身的学习,这在国内众多私塾中实为罕见。然而却极为值得称赞——因为家庭教育实在是教育之根本,有了好学不倦、进德修业的家长,又何愁没有乐学懂礼的孩子呢?
   http://s11/middle/483aa3d7gc5d3aadb685a&690深圳梧桐山得谦学堂的地山讲堂。讲座后,中和兄主持座谈。(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得谦学堂(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http://s5/middle/483aa3d7gc5d3d64ad574&690
本博参访得谦学堂,春子带着她新得到的书The Boy's King Arthur,走到哪里讀到哪里。得謙的小朋友下課了,看到她讀英文書,很好奇。附带一句,這本書改編自英國最優秀的文學作品之一——15世紀英國作家Sir Thomas Malory的《亚瑟之死》(Le Morte d'Arthur),實際上文字改動很小,僅僅是一些段落簡化了而已,可以說基本保留了原作的語言風貌,是值得推薦閱讀的經典之作。: http://t.cn/zWP5O9k(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http://s2/middle/483aa3d7gc5d3d746f821&690
粽子也不吃。就读书啊。(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http://s3/middle/483aa3d7gc5d3d877f1e2&690
得谦院子里的金鱼(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http://s8/middle/483aa3d7gc5d3d98b16e7&690
春子看着这个葫芦做的茶漏,爱不释手。主人只好拱手相送。呵呵。(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http://s13/middle/483aa3d7gc5d3ddcecd1c&690
拉上行李出发去台湾啦!(照片提供:得谦学堂博客)

   中午见到了徐晋如老师。晋如兄慷慨赠书,甚为感谢。之后接到陈琴老师电话,原来她和一位友人也在深圳,于是我们未到台湾,已先行见面。
    行程按下不表。从桃园机场一出来,湿润热烈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们搭乘机场大巴到达台中已是半夜,不巧天又下起小雨,我和春子一人拖着一个行李箱,还真有点发愁。然而路上零星经过的行人,给了我们热情的帮助,在她们的指点下,我们很快找到了此次会议的接待处。接待人员仍未休息,热情周到,及时把我们送到不远处的酒店。
    ……
    一夜安睡,直到清晨的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虽然旅途劳顿,但是这个明亮的早晨,实在令人充满期待。很久没有见到季谦先生了!而即将见到很多读经界的老师朋友,也同样令人兴奋。
   到了会场,最先遇到的是来自大陆的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和副秘书长朱立侠老师。他们居然是凌晨三点才到达台中,而第二天中午就要赶回北京。真是马不停蹄啊。
    很快,又与子均一家会面,并且终于见到了季谦先生。上次见先生,还是约兩年前在深圳梧桐山。如今,先生的白发更多了。一个深深的拥抱,实在不足以表达对先生的思念。先生看到小春子和樂焉,也高兴地一一抱起。

三年前先生访问德国,樂焉和春子一路跟随。先生那时还可以一手抱樂焉,一手抱春子。如今,两个孩子都长得太大,先生只能一次抱一个孩子了。

开场的演讲是来自韩国的闵教授讲述韩国传统教育的过去与今天。韩国虽是我们的近邻,而且历史上也一直在吸收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但是这一百年来在传统领域的文化交流有限,我们自己的传统教育中断后,大概更是无暇关注韩国的教育。令人吃惊的是,韩国的传统私塾教育幷未完全中断。韩国政府允许学童在入学时选择进入普通学校或者传统书堂(即私塾),虽然如今入读书堂学习四书五经的学生很少,但是也是为国家教育政策所允许的。

为示郑重,閔教授演讲时特意身着韩服,戴冠。 

闵教授为大家现场演示了书院中的一些礼节,并且播放了老先生的传统吟诵。
会后,闵教授赠送给王老师一张光碟,其中是韩国书堂的老先生十幾年前录制的汉文经典吟诵。我们也都有机会得到了复本!

http://s11/middle/483aa3d7gc5d43a0accda&690

韩国的私塾称为書堂。上图为敬華書堂的设置情况。

下图为至今仍在教书的敬华书堂82岁的敬华先生——任龙淳。


http://s6/middle/483aa3d7gc5d3e8064375&690

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他为与会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吟诵讲座。图为王财贵博士在向大家介绍徐健顺老师。

http://s1/middle/483aa3d7gc5ea6fce0290&690
当晚论坛还为徐健顺老师安排了吟诵介绍专场,可见论坛和王财贵老师对传统吟诵恢复的重视。
之后朱立侠老师带来了他对传统私塾教育演讲的介绍,令与会学者和老师大有收获。

http://s1/middle/483aa3d7gc5ea70c420e0&690
大陆语文“经典素读”教育第一人——陈琴老师。陈琴老师不愧是大陆第一流的一线老师,讲座紧凑、精彩,令人耳目一新。

http://s8/middle/483aa3d7gc5eae64d6197&690
陈琴老师说她也仰慕王老师多年。总是给她的学生家长推荐王老师老师关于读经教育的讲座。今天终于看到“活”的王老师了。呵呵。小春子同学见到心中的偶像陳琴老師也很兴奋。因为小春子学习的不少诗词吟诵调都是陈琴老师的。陈琴老师则对小春子说,老师的女儿没有带来,这些日子你就当我的女儿吧。小春子听了很害羞。
后来陈琴老师说,她讲座结束后,小春子大概是听到了熟悉的《木瓜》吟诵,非常开心。等陈琴老师下了讲台,她就默默地走到陈琴老师身边,一下子投入陈老师的怀抱……这情景,想起来都令人感动。

http://s8/middle/483aa3d7gc5eaaba75447&690
久仰大名的丁丁师姐。她是台湾体制内读经的先行者。她的分享相当“煽情”,不是因为其中的言辞,而是开篇一段数分钟的配乐录像,弄得观众个个都快眼眶湿润了。后面很多图片都来自丁丁师姐。不过呢,丁丁其实是很好玩很活泼的老师。做她的学生,实在是太幸福了!

此次论坛,还有来自马來西亞、大陸、台湾的高校、体制内中小学以及各地读经学堂的学者与老师。论文发表与汇报分享都精彩纷呈。

而场外的小春子和樂焉,则与来自台湾各地的读经伙伴很快玩在一起。

http://s5/middle/483aa3d7gc5ea9327a9b4&690
两天论坛的闭幕式,是台湾各地与会的读经小同學与来自德国的樂焉春子合作演出千字文背诵。全体小朋友都说这个太簡單了!要知道,这些台湾的小同學各个都是读经高手呢。

http://s16/middle/483aa3d7gc5eaa2a7466f&690
闭幕式上的演出。后面的三个大學生哥哥姐姐被临时抓来参加闭幕式演出,不过他们要看着稿子读千字文,输给小弟弟妹妹啦!(可怜的樂焉在闭幕式演出后就病倒了。因为台湾天气虽热,室内冷气经常太足。小樂焉一边演出一边已经着凉。在台上冻得直打颤~~所以奉劝各位去台湾的朋友,特别是夏季,除了夏装,要带上些长衣长裤,以备不时之需)

http://s14/middle/483aa3d7gc5eb0972001d&690
会议结束,关于读经和教育的讨论却远未结束。子夜时分,我们还和季谦先生在学人会馆继续白天未尽的话题。(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论坛之后是参访行程。因得地利之便,先去参访了日月潭。在去日月潭的路上,陈琴老师还为大家背诵了以前语文书里介绍日月潭的一段,居然说日月潭在阿里山上——据说现在的课本改成日月潭在一座高山上了——改了就好,否则实在离谱。呵呵。
http://s11/middle/483aa3d7gc5eb043961fa&690
在日月潭为我们做向导的是过去季谦先生在台中教育大学的同事。季谦先生则客串第二导游。

樂焉与春子共赏日月潭美景。这两个小姑娘,第一次见面时樂焉半岁,小春子2岁3个月时。如今一个5歲半,一个7岁3个月。认识整整5年了啊。真是老友!

http://s4/middle/483aa3d7gc5eb2ff3c9c3&690
日月潭的山水风云

http://s16/middle/483aa3d7gc5eb3db5946f&690
日月潭边,季謙先生和孩子們在一起。

http://s15/middle/483aa3d7gc5eb40e0654e&690
日月潭午餐。春子和季谦先生以及陈琴老师。小春子发现密封的湿纸巾可以用手击破发出爆竹般的响声,觉得好玩儿。先生见状,竟然帮小春子从我们团的两个桌子上收集来所有的湿纸巾,让小春子一个个开心地击破。春子乐不可支,季谦先生也真是童心未泯,爷孙俩玩儿得不亦乐乎。

http://s7/middle/483aa3d7gc5fecd8a7936&690
四位台湾和德国的讀經兒童在日月潭文物廟前

http://s14/bmiddle/483aa3d7g7a32e8efd35d&690
曾經在此任鄉長(鎮長?)的黃先生帶我們在日月潭文物廟參訪。(图片来源:丁丁)

http://s12/middle/483aa3d7gc5fd4e849e0b&690
台中教育大学施老師的女兒和小春子相處三日,早就成了好友。施老師女兒在当地教育局办理了在家自学,不去體製內學校。每天去讀經學堂。她說可喜歡讀經呢。(图片来源:丁丁)

离开日月潭。我们前往正和书院。这个书院属于一贯道组织。一贯道对于大陆年轻一代是非常陌生的。台湾的一贯道团体是台湾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支,对传统文化格外支持。目前一贯道组织有不少读经班,每年也举办读经会考。马英九也曾在一贯道机构组织的读经大会上专门发表谈话以示支持。更多关于一贯道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参考龚鹏程先生博文

國學教育在台灣

   國學教育在台灣(下)

刚来到正和书院门口,就看到书院负责人与工作人员在大楼门口等候。一个个意气风发,显示出这个团队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在正和用过他们精心准备的素餐,自然要进行经典教育方面的交流。小春子得到一本《百孝经》,读得朗朗上口。
正和书院的经典教育交流现场(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http://s5/middle/483aa3d7gc60f30814cf4&690
正和书院光明托儿所经典课程表

http://s4/middle/483aa3d7gc60f31a5e053&690
正和书院光明托儿所经典课程表

离开正和。我们前往丁丁老师为大家安排的石冈民宿慧千园。实在感恩她的细心,为大家悉心安排每一天的行程与住宿。这是一间位于山间的绿色农庄,有宽敞的乡村别墅和有机种植园。安顿下行李,男士住二层,女士住三层。洗漱完毕,时辰不早,大家却全无睡意。连日来都没有机会带小春子买书,她正愁没有书读,却发现三层楼主人的书柜里竟然都是儿童书!那她怎么肯放过!

台湾的山中夏夜,暑气渐消。我们下得楼来,和季谦先生夜谈。

http://s3/middle/483aa3d7g7a32efd47592&690
夜幕四合。山中只闻蝉鸣和我们的一片笑语。乐焉估计是累得睡下。小穆兰却精神十足,也来陪王爷爷说话。
(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小春子也不肯睡去。楼上熄了灯,她就抱着新的宝贝书在楼下读,一直读到我们半夜一点结束谈话才老大不乐意地跟着上楼。
http://s9/middle/483aa3d7g7a32f00690b8&690
静谧的山居之夜,民宿的小狗和读书的春子

次日,天光烂漫。主人和同行的老师一起准备好丰盛的有机素餐。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动了,有位小朋友却……
众人吃得唇齿留香,小春子读得意兴阑珊,对美味兴趣寥寥。
先生看着春子说,昨晚不睡,今早不吃,读书到废寝忘食啊!(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http://s8/middle/483aa3d7gc5fd64c90227&690
早饭前,王老师应大家要求带大家做易筋经功法,舒展身体。(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离开慧千民宿时,小春子手里还拿着主人屋里的书,听我说要把书还回去,她的小眼泪立刻滚落下来。让人好不心疼。没有吃可以,没有睡可以,可是怎能没有书!

  下一站,是南投的弘明实验小学。在行进的汽车上,又一路听陈琴老师讲她的素读教育经验与心得。

http://s10/middle/483aa3d7g7a32f1243459&690
在弘明实小和那里的老师交流经典教育。(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http://s16/middle/483aa3d7gc5fd71e064ef&690
弘明实小的经典课程设置(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结束弘明实小的参访,赶回台中乘高鐵来到台北,再搭乘捷运到汐止。
http://s14/middle/483aa3d7gc5fdcd42b58d&690
台北到汐止的捷运上。(照片提供:Delfi。拷贝自丁丁老师發帖)

从汐止再搭车去食養山房用晚餐。
这里,的确是个清幽雅致的所在。

行至一处,众人即兴吟诗唱词。王老师和陈琴老师都分别吟诵了王昌龄的出塞。随手用手机錄下,声音有些失真,可得其意。
陈琴老师吟诵出塞。


王老师吟诵出塞。王老师的吟诵调应该是天籟調(源自福建),在臺灣流傳比較廣。

    这次去台湾,也见到了薛仁明老师。和薛老師约好,在食養山房见面。春子,我和樂焉与薛老师一家五口共进晚餐。仁明兄和夫人皆是清明亲切之人。三个孩子则个个温润如玉,质朴安静又灵气十足。只觉得甚为难得。

    在食養,也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前面一篇博文《海外中文教育小议》里我也提到了。这里再引述一遍。
因为台湾行几日,一直没有机会买书。旅行所带的书又早被春子读完。吃饭时,大人聊天,孩子还未熟起來。春子一時想读书又没有,忍不住抱怨。 薛朴则在父母的提醒下递给她一本《一代军师孔明》,小春子见之如久旱逢甘雨,收起而快要落下泪水,喜笑颜开地专心读起来。
http://s13/middle/483aa3d7gc5fdddb1464c&690
此书薛朴虽则读过,大约也是很喜欢,不觉就站在春子后面也读起来——仁明兄说这就像是“侍读”嘛。

http://s10/middle/483aa3d7gc5fdde86e6c9&690
用餐时,春子放下书本。未几,读书主阵地不知何时转移到了对面。一度又变成薛朴主读,春子侍读。而且两个人因为读书进度不同,一本书竟然各读各的(注意看图,两人的读书页码是一前一后的),后来小姐姐也加入,三个人齐齐被一本书吸引着,全然不管我们大人在这厢畅谈欢笑,世间仿佛只有他们和书本中的世界了……

这个场景如此美好,美好到令人不忍去打扰他们。

    当晚,离开食養,我们又驱车前往丁丁老师特别为我们安排的大板根森林温泉酒店。第二天我们可以好好睡一觉,再继续台北的行程,但是季谦先生却要一早6點半就出发去乘捷运到台北车站,再搭火车去花莲做读经教育演讲。因为我们不会跟随参访团队完成之后的行程,也见不到从花莲再回来的季谦先生,于是还是第二天一早和先生在酒店道别。又是一个明朗的清晨,所有人都仍在酣睡,先生就精神抖擞地下楼来,准备登车出行了。这十八年推广读经的经历中,季谦先生就是这样一直奔波不辍,从台湾各地到大陆各省,从东南亚到美国欧洲澳洲。忍不住埋怨先生这样实在太辛苦,要珍重身体。先生却笑着说,不累啊,没事的。先生也真的是满怀喜悦地奔波着!可是望着先生花白的头发,心中还是有些伤感。记得有记者曾经问季谦先生:您推广讀經這麽多年,在經濟上收益抑或虧空。 先生答:不知道。如果賠下去的是金錢,也不算多。我賠下去的是生命,生命是無價的啊,我賠下去的是黑頭發,白頭發換不回來了!這個才要計較,我計較金錢幹什麼,我就把錢全部虧掉也只是一點點啊,但是生命的付出才是最高的價值所在。——這段話每次想起,都感动得想哭。

     此番台湾之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停留的时间太短。这自然是我的失误。本来没计划跟随參訪團参访,但是跟着走了两天,真是收获很大,可惜北京回程已定,无法久留,也就自然错过了后面参访项目。原预留两天时间去逛台北的旧书店和书局,最后竟然只有两个小时匆匆买书。先去了台大附近,在薛仁明兄推荐的唐山书店为自己买书,不想春子在那里捧读竖版正体的原版西游记,也直呼过瘾。遂为她购得一套,家中那套简体的束之高阁可矣。后来也只有时间去台大的那家誠品买书。最后书多到背不动拉不动,狼狈不堪地“爬”上一辆出租车,请司机直接开车去邮局,先寄掉一部分书再说。台北的出租车司机每次都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他们对客人的贴心和关怀,令人心中温暖。台北的邮局也值得一赞。

       从邮局再次出发,带着春子和薛仁明兄见面,然后到林谷芳老师的道场台北书院小坐。感谢薛兄特地请来台北琴人黄女士。她带来一张老琴,一个下午,我们賞琴,聽琴,品茶,吟詩,共敘,淡淡然,身心如是安愉。可惜這兩年和夏年幼,恐他踫壞我的琴,遂少把琴摆出来,也少彈琴。很難和黃女士以琴會友,不過有时她彈我唱,也有特別和諧的味道(自我感覺,呵呵)。後來回北京,不意从東白師那里得到一张好琴,师还特别为琴张了丝弦。和夏现在也开始懂事,看来此番我回德国要再次用功弹琴了。下次去臺北,有機會一定再會琴友。

     小春子那日呢?我们三人喝茶弹琴,她依然忘我读书——因为刚刚在书店给她买了几千台币的新书。我们也几乎忘了还有个小东西在身边。黄女士和大家告别后,我也有几分钟离开茶室,请小春子和薛叔叔谈谈话。回来却见此同学完全不理会妈妈的吩咐,自己只管闷头读书,留叔叔一人在旁边笑吟吟地看着她。

    晚上,见到仁明兄的老师林谷芳先生。得到先生许可,还带春子旁听了一节《碧岩录》。

        ……
   翌日,小春子和我就踏上了归途。 一路忙碌,一路欣喜的台湾之行结束了。然而,无限回味。   
   小春子去台北读经学堂读书的事情,因为行程过短而无法安排。也好,留些小小的遗憾和冀望吧。
 
   明年,我们再来!

   再见,台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