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2020-11-28 22:54:23)

清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十八日,闽浙总督王懿德奏报福建已开炉铸造纪元钱,并开铸大钱情况。折中说明: 铸造大钱“事关创始,自应奏明请旨,再行筹办。但闽省军务紧急,经费不资,民用支绌之际,不得不照士绅所议,先行办理。合无仰恳圣恩俯准闽省宝福局增设两炉,试铸大钱,其设四炉,仍按卯鼓铸常钱。” 实际上,福建寶福局在上奏之前早已开铸大钱了。 宝福局咸丰大钱铜色多为水红,钱文为山谷体,秀美端庄,有“当五、一十、二十、五十、一百”五种。其铸钱有以下特点: 1. 形制规范,钱体厚重。

在各省局包括户工部铸造的大钱均有所减重的状况下,宝福局铸钱自始至终从不减重减量,乃至当百大钱重量超过户部当千大钱,甚为难得。 2. 面值称谓。

按清制,各局“咸丰”钱的面值有小平为“通宝”, 当五至当五十为“重宝”, 当百至当千,大钱为“元宝”。 但宝福局咸丰大钱只有“通宝”和“重宝”两种,无“元宝”之说。 3、大钱铸材。

户工两部以及不少省份都铸有铜、铁、铅三种钱币,唯福局一律用铜 (小钱有铜、铁两种)。 清代铜钱用料一般均为黄铜。黄铜是用紫铜掺合白铅而成。历朝掺加比例不同。咸丰年间因战事紧张,滇铜不继,比例下降,即黄铜不是纯铜。按当时朝廷章程:自当五至当百大钱,均用黄铜,只有当五百和当千才用紫铜,而福局所铸的大钱,自当五至当百一律均用紫铜,另有少数黄铜者,是后期紫铜缺乏,从民间收购旧铜改铸,为数极少。 4、钱币重量。

寶福局所铸各种大钱,其重量和面值成正比,从不料减重。它的当十每枚重五钱,比规定的重六分;当百的按清初制钱重量一钱3. 70克计算,咸丰当百钱应为185克左右,每枚重五两,则比规定重一两四钱。如果将福局当百和户部铸当千对比,户部当千大钱每枚重二两。但寶福局所铸当百钱多有超过200克以上甚至高达270克的大钱! 5、式样。

按当朝规定,一般均由朝廷统一式样,然后颁发各地鼓铸,除纪地的局各有所不同外,其他相差无几。唯独寶福局的咸丰大钱,是在户部议定式之前就开铸,因此式样繁多(马定祥在他的《咸丰泉汇》中就不完全地收集了30种。还有许多脱谱钱流散在民间)。其钱币外缘和内穿壁均有一定的拨模斜度,尤其是母钱、样币。 宝福局铸咸丰大钱有计重与不计重两种。其中计重钱又分外计重和内计重,外计重钱中当五十、当百属稀品,内计重则存世更少,多为珍品。钱肉中正面铭“大清”国号的宝福一十和背面铭“大清壹百”的大钱是极珍罕之品,尤其是集国号(大清)、年号(咸丰)、纪局(宝福)、纪值(壹百)于一身的“大清壹百”大钱,有“清钱之王”之誉。 而这些钱币中的雕母,大样,母钱,头炉钱更为珍罕。有许多被历年藏家评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币,是一币难求! 今从我帐中拿出珍藏多年从未见世面的钱币(绝对是中国制造,绝对不是上周才出炉、油墨未干的货)一枚马定祥《咸丰泉汇》中收录为16-6-6图的黄铜质小通小满版“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一百”一级品,样币;一枚红铜质,出号,超重超大的脱谱大钱“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一百”借平台展示,与泉友分享,希望您能喜欢,并恭请评鉴。如您认同该钱币,请给我个关注和点赞! 一、黄铜质小通小满版“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一百”大钱

这是一枚广穿,细廓,币文字口清楚,立面深峻,挺拔。币文笔画肉身,内廓和外缘平面有清晰的表面处理痕迹。内壁精修,在钱币厚度的1/2内壁处有斜向拔模度°。地章平整,黑漆古包浆浓郁厚实,老道自然。实测几何和物理参数如下:直径71mm,厚4.5mm,穿12.8mm,廓1.0-1.8mm,外缘9.0mm,字高1.3mm,重116.22g。 该币高清图附后,敬请观赏。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二、红铜质出号,超重超大,脱谱大钱“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一百”

这是一枚难得的直径和厚度的个、十位数尺寸相同,穿径与外缘尺寸相同,必为有意精心设计之品。 钱文特别清晰毫无粘连。字口特别漂亮,立面深峻挺拔,笔锋锐利有书法大家风范,观之养眼!笔画线条肉身上和与地章交接的立面上有修整和处理刻痕。内壁精修,锉痕明显。在钱币厚度的内穿壁1/2断面处有斜向拔模坡。地章平整,有环状打磨痕迹。整个钱币被黑漆古包浆覆盖。地章上的皮壳较厚实,老道自然。 此品实测几何和物理参数如下:直径77.8mm,厚7.8mm,穿10.6mm,廓2.0mm,外缘10.6mm,字高1.2mm,重278.09g。 该币高清图附后,敬请观赏。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清宝福局鼓铸大钱及两枚“咸丰通宝当百”珍稀样币品鉴

2020年11月27日撰稿于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