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2020-11-24 21:24:26)
标签:

杂谈

900多年前,我国东北曾有一个遼国。公元1032年11月-1055年8月,辽兴宗耶律宗真以年号“重和”或“崇熙”在位,历时近24年。

兴宗皇帝之长子,耶律洪基,即辽“道宗”,小名“查剌”,重熙二十一年担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预朝政。

重熙二十四年8月(1055年),兴宗崩,耶律洪基“道宗”继位,以皇太弟重元为皇太叔,改元“清宁”(1055—1065年)后开始铸钱。

道宗执政期间强调等级制度、贵贱名分,如“诸职事人不得冠巾”,百姓及小官吏 “不得服驼尼、水獭裘,刀柄、兔鹘、鞍勒、佩子不许用犀玉、骨突犀”等等。 但照例以皇帝生日为“天安节”,钦哀太皇太后照过“应圣节”。

道宗因生于皇家,受到良好教育,大臣们的整体汉文水平已经提高。在大大小小的宴会上,一定要和群臣赋诗做词。

“清寧”期间,道宗铸”清宁通宝”小平,“清宁元宝”铜钱和少量银钱。也铸有少量纪年钱,如清宁二年,清宁四年,清宁七年银币。

“清宁元宝”皆为大钱,版别不多,存世极少,十分难得,堪称辽钱中的珍品。据说钱文有两种写法,即“有心宁”与“无心宁”版。

我收藏有折五形制”清寧元宝”“无心宁”版和折十形制”清寧七年”纪年银钱“有心宁”版各一枚。

折五钱直径38.-39.4mm.(欠圆),字高0.8mm,穿7.7-8.6mm廓1.0-2.0mm(欠规整),重20.02g。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折十钱直径47.3-48.3mm.(欠圆),字高1.6mm,穿8.6-8.5mm,廓1.5-2.5mm(欠规整),重31.42g。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契丹遗珍,遼“清寧元宝”,“清寧七年”纪年银钱品鉴

钱币币文旋读,光背。

面文为楷书,字体古朴,丑陋,币文笔画粗犷,书体隶、楷相参,具有当时北方民族和民族文化融合的遼币钱风。

钱币外轮失圆。缘宽,但宽窄不一,缘凸起。

币文字面地章平坦,但光面地章似有下凹。穿口小窄,但经精修。穿廓宽度不规则。

以上状态均反映出当时制钱低下的工艺水平。

是品钱币经975年近千年,仍着泛银色。地章包浆自然天成,系银质币承载历史的本来面目。

至于该钱的性质,坊间有人认为是镇库钱或宫廷赏钱,也有人认为是殉葬钱。 钱币来源于东北,能保留到如此品相绝非入地窖藏之物,而是人为珍藏才会有的结果,实属不易,令当下收藏价值颇丰。

2020-11-24撰稿于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