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2020-11-21 16:02:36)
标签:

杂谈

“花钱”最早源于汉代。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 中国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 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

而花钱中的另类,“宫钱”在清代“宫钱”至康熙年起时兴,一致被各朝代继承。它乃为官方铸钱局专为宫廷铸造之钱,主要用于祝寿或庆节、官宦人家赏赐或节日期间宫中彩灯吊坠装饰之用。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作为宫灯的钱坠。

“宫钱”虽被钱币藏家归入花钱之类,但因系官炉铸造,用料精,制作精美,多有鎏金或直接采用金、铜合金铸造,铸造数量又比“行用钱”精少,经数百年流转遗存必然更为稀少。因此,一直是收藏爱家追逐的藏品,其收藏价值高于清代同期民炉所铸的花钱,还逐年高涨不停。

本篇要说的是“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花钱,一个在“乾隆通宝”中较为特殊的版别。

2013年5月刘国樑编著的《中国花钱彩色页图集》p38收录了一枚苏炉宋体花钱“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虽数据不详,但标价达3500-5000元。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时至今日,在互联网网站上,有2018-07-09“古币价格网”标注的一枚12点边道有小磕,直径39.6mm厚2.0mm重17.6g的一枚同款“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标价达7000元;

2020年7月17日,古钱币网对一枚直径(40.6~40.92)mm*厚度(1.99~2.06)mm 17.74g 略有清理的“乾隆通宝福寿同天”花钱,标出的拍卖成交价高达19500元。

今日赏泉,特将老朽所藏一枚“清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阔缘鎏金或金铜合金花钱公展鉴赏。藏品的实物影像如下: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此藏品来自东北黑龙江伊春地区满族正黄旗世传。

实测直径40.2mm厚2.9mm,穿7.8mm,廓1.0mm,字高0.5mm,外缘4.5mm,重25.99g。由藏品数据看,与上述公展同款币比较无论是参数,品相都有优势。

藏品表面光亮,地章上的颗粒锈点,闪着金光,整个钱体未严重锈蚀。我用容积法测试,藏品的比重12.6g/cm3。因而估计钱币表面有鎏金或本身就是采用金铜合金铸成。

纵观藏品的币文,面文“乾隆通宝”四字,楷书书体带宋体笔划,直读。背文“福寿同天”采用宋体书体,直读,少见。

币文书法尽善尽美,楷书的方正直美,笔划清晰,横直竖立,布局协调,总体看离缘接廓,书相端正大方。虽有个别笔画由于铸造工艺所致有些许缺失,但整体上具官局铸币之书风品质。

藏品铸制规整,厚薄适中,方正圆矩,地章平整,穿阔内壁经精修干净平整,外轮凸拱圆滑,执于手中把玩有温润之感。

仔细观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在“乾”、“隆”、“寶”、“福”、“寿”币文的笔画线条边缘与地章结合处可见到因铸造过程的留银颗粒,但不影响币文笔画的清晰,完整,起落笔的笔风顿锐。

用肉眼或高倍放大镜观察币文笔画和外缘的凸起平面,可清晰地看见对币文平面和外缘的打磨处理的纵、横向细纹等痕迹。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存世稀少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宽缘鎏金或合金“宫钱”品

推测这种钱币非直接用铜坯手雕而成的雕母。而是先用雕母做成母钱,再用母钱作成钱范,继而用钱范作“模”,又采用传统的铸造工艺小批量铸造成型后,用人工一个一个地精修,打磨而成的成品,成其为官炉铸造的“宫钱”,彰显出高贵品质。

本品乃传世锈相。看其币面纯粹自然形成的表层氧化物,包浆裹身,凝重美观,润泽有加。

还可见其细密的颗粒状锈点和暗红色“金”氧化后特有的包浆,与铸造过程遗留的表面颗粒相辅相承,踏实纯真。

察其材质,乃精黄铜质地,铜色熟旧。其中鎏金残存,或其初当为金衣裹身,或本就是金、铜合体,甚为尊贵,实乃难得之藏品!

2020年11月21日撰稿于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