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2020-10-16 17:58:35)

据南北朝《虞初新志》记载:

周处年少,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 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二陆即陆逊、陆机),平原不在,止见清河,且以情告,并云:“余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虞初新志》成书于南朝,距离三国不远。其书又为公认较为可靠的一部笔记小说,书中所述陆机、陆逊均为历史名人,故周处之事应较为可靠,所云入水击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之俱经三日三夜,竟杀蛟而出,可见蛟之凶悍与周处之勇。古钱中蛟龙出水,冲天盖地而周处挥剑而起,勇往直前,毫无惧意,突显男子汉顶天立地的气概。

以周处斩蛟龙故事为题材的钱币早在五代十国就有,然后延续但宋代,直至清代。清代铸造的周处斩蛟龙花钱最多。钱面有年代(朝代)类文字,钱背是多种斩龙图。如尺寸37.5*2.1mm的棣书周元通宝手雕钱,尺寸为54.4*4.0 mm的棣书大型手雕花钱。还有宋,金,元明时期的高浮雕藏品“周处斩蛟背田真哭荆花钱”。

虽画面生动形象逼真,制作工艺精湛。但都无本人展示的本人藏品浮雕型手雕“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龙”钱币令人喜爱。

此币应是采用金铜合金类材质铸造或是含金量达70%的合金铸造。钱币两面光亮,对光金闪闪,未受千年酸雨空气严重浸蚀。一眼感觉古朴厚重。地章包浆浓郁,呈黑褐色(黑古漆)和泛红色(金质氧化物),层次丰富。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其直径34.5mm,厚3.5mm,穿径6.0mm,外缘1.5mm,重量竟达21.77 g(想想一枚清代直径33mm左右厚2.5mm左右的库平三钱六分的银币,重量仅13克多)。其穿内壁精修,外边轮修锉痕迹明显。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观此币的“周处斩蛟龙图”之浮雕效果可媲美民国机制龙图银币那样细腻。周处斩蛟龙图画面拔起,离地章高达1.5mm。

在构成币图文(纹)线条的边缘处和外缘与地章结合部,均可见细密的刀刻痕。画面蛟龙腾起,其龙头之龙角,龙眼,龙须,龙身之龙鳞,龙爪,龙尾的刻花精细;周处人物身形矫健,威武,脚踏莲花状浮云,右手持一把利剑,身着铠甲,头发高束,眼,耳,鼻口俱全。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周元通宝背周处斩蛟”手工浮雕花钱品鉴

不竟赞叹工匠能在方寸之地设计出如此生动精彩的画面,非丹青圣手,难以为之。 高浮雕技巧的运用,极为娴熟,令钱币画面生动、真实,令人为身临其境深受震撼。 如用平雕或浅浮雕,则决然不会达到此效果!

观察之余,不解的是此钱的币面“周元通宝”,币外缘宽达6.0mm,外缘与地章结合部之两点到五点位有三个凹陷点,“周”字中部之“吉”部凹陷,“寳”字之左与外缘结合部凹陷,四字笔画粗,离地章浅,绝非手雕之相,倒与古老传统钱范铸造工艺的结果相似。

不免让人猜想这钱的两面的制作工艺是分两次完成的?

笔者假想,是否先用传统铸造方法铸造出含有“周元通宝”币文面和周处斩蛟龙的币纹,然后再对后者采用后加工工序,精雕细琢成浮雕效果。否则,两面的状态不可能差异如此之大。真相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求实。 “周元通宝”是五代梁唐晋汉周最后一个政权北周的货币。从藏品的材质,锈色、币文,包浆及铸造工艺、币纹绘画风格推断,此币铸造时间,当在唐宋之间,至为珍贵。2020年10月16日撰稿于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