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2020-08-11 12:03:31)

手中有一品“天启通宝十一两”大铜钱,是非流通的一眼开门之品,把玩多年,也有失手落地磕碰,但看着它美好的形象一直爱不释手。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之所以认为它一眼开门是历史的物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判断。请君品鉴:

1、它的形制及几何物理参数:

被业界认可,也有史料可查的真品“天启十一两”早期版别的参数为直径48mm,厚3mm,重31.8克,相当于折十制式。

本藏品钱币厚实,沉手。实测直径45.8mm,厚3.2mm,穿 9.0mm,廓1.5mm, 缘宽6.8mm,字高0.8-1.0mm。重36.34g,与其相当。

有一位泉友研究过,“天启一两”是借用“天启十一两密“为钱范作成。而”天启十一两密“的后期版别直径47.4mm,厚2.6mm,重30.7克。 则此藏品与”天启十一两密“的后期版更为接近。

据此推测,藏品如是按 “天启通宝十一两密”后期版本,采用6.8mm宽缘结构制作母级大样,不惜材料工本作得厚实一点也可理解。

2、 它的材质:

据资料称,天启三年前为“铜七铅三”, 天启三年贬为铜铅各半。白铜钱极少见,皆为官铸。此物带有灰暗(铅色)的黄亮(铜)色。采用敲击法听声验证,该藏品钱币声音浑厚圆润,有余音、颤音绕梁。音好,证明材质好。

3、它的表面纹理

观藏品钱面和背有传统加工形成的清晰的纵向挫痕,符合钱币母钱大样制作特征。据资料介绍,这是加工者采用特制的搓刀在钱上手工挫磨而成,先粗后细。挫磨痕在钱币外缘,内廓和币文笔划线条的凸出部分的均指向同一方向。钱面整体平滑,边轮外缘自然圆滑。穿内壁四边均有有明显的纵向修锉痕。轮边有自然磕碰,品相上佳。因非流通钱,穿口与各部位的磨损状况自然。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4、它的包浆:

钱币包浆自然天成,成熟,老道厚重,尤其是在币面和币背的地章中的已成黑古漆,并有“水银沁”颗粒,深深地附着在钱面上。而其他部位的氧化铜层,虽薄,但真实,是历史岁月的见证。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5、它的颜值和铸工:

该藏品地章平整,币文书法大家风范、张弛有度,抑扬顿挫,字形美观大气。其字口清楚,笔划刚劲有力。笔划线条切割线明显,立面深峻,高达0.8-1.0mm,人工携刻刀痕犹在。另币中部穿口修整光滑,愣角分明。另测到藏品的““寶”“字之下“貝”字狭窄,宽度在6.0mm左右,也符合一位泉友的研究成果,属于窄“貝”版。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宽缘窄貝版大样品鉴

综上所述,该藏品疑为宽缘,窄貝版大样。自辩识为一枚珍贵的可藏品。

2020年8月11日撰稿于成都青城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