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2020-06-12 13:29:18)
标签:

杂谈

查《咸丰钱汇》一书获悉,宝浙局在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发行过一套“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钱币。其计值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和当百(有背穿上“浙”和背穿右“浙”两种)共六种等值。

在该钱币背面右侧3点位书一“浙”字,9点位书一寳浙局的满文“浙”。

在大清铜币中的钱币币值面采用满、汉双文字是很特别的。又加之其钱币数量遗存不丰,导致这种钱币成为咸丰年间的珍稀币。尤其是厚重“当百”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钱币更是稀罕。

有收藏界前辈和著书立说之人,声称这种“当百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币存世仅数枚,因而在多本有关咸丰年间铜币图谱中竟只有极少数著作者收录。

如收藏前辈丁福保,马定祥就在他们的《历代古钱图说》书中收录了一枚“当百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钱币。

而且这样描述道:“咸丰重宝寳浙背穿上。。一系张桐柏旧藏,早归陈仁涛。一位张季量旧藏,由我介绍归张鼎。另见有蒋佰勋旧藏之背穿上十字钱,闻美国亦有一品。均珍。”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但对书载的这一枚“穿右侧浙字当百咸丰重宝”钱的来历未留下只言片语。也许两位前辈也是不知珍品钱在何处?图谱从哪来的?

《2013版清钱版别电子图》收录一枚。直径68mm,隆泉老师旧藏,评级为一级。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华光普编《中国古钱大集(丁 咸丰钱部分)》收录了“易龙泉供图”的“当百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一枚和湖南邹旭鸿的藏品。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从我收集的上述“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钱币图看来,印证了这种钱币有黄铜、红铜质地。被收藏大家都评级为“一级”或“二级”币。其实,几十年前,自我爱收藏钱币以来。这些钱币也不是需要花巨款才能囊入怀中的。当年,也仅仅是爱好,并不认为他有多珍贵。只是近些年来,全民收藏热,才带动了古币之火。

20年前,因职业原因常赴去北方数地公差,有一次沈阳故宫博物院附近。我照旧去附近的收藏品市场一游。因每去一个地方,我不转商场,不去公园,就喜欢去当地的古币收藏市场溜达。那时因每月有上万的收入,除了上交老伴养家外,手头也留点私房钱。看见喜欢的稀奇的钱币就毫不犹豫地入手。

这两枚要展示的所藏,就是那次买的。二枚厚重的当百钱。我辨识为一枚黄铜,一枚红铜都似有鎏金,非一般人的玩物。我把它们称之为“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原铸币。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至于是否是真品,也许会因其太为珍贵致价值昂贵,恐怕会招到泉友质疑和耻笑。人家一币难求,你来就是双雄,不是赝品才怪!

我的观点和心态是,先休管它的真假,真的说不假,假的晒不真。钱币自己会说话!哪怕就是一枚赝作品,也有它的艺术和观赏价值,不后悔!

拿出来,对照钱谱图,一一比较。再对藏品的“三相”进行剖析,看它有几分似真?

 一识“书相”。面文“咸丰重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背文“满汉文浙当百”四字,楷书书体。字体规范,布局协调端正。用笔凸显有力,书相端庄,起笔和落笔均有书写笔锋,在携刻时对币文图面做了圆滑处理,令笔划清晰可辨,横直竖立。具有鲜明的满汉文浙钱之书相个性特征。但与上述钱谱比较。书法字体略有差异。尤其是“寳”字的下“貝”的点,撇。也许不是一个模子铸成,也许是另一个版?也许,也许。。。。现代人对过去的未知令答案成疑。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二观“铸相”。不难看出,藏品铸相规整有加.

其黄铜品直径为66.9mm厚7.2mm,穿9.5mm,穿廓2.2mm,宽缘9.2mm,字高1.6mm,重173g.

红铜品直径为66mm厚7.mm,穿9.5mm,穿廓2.2mm,宽缘9.52mm,字高2.0mm,重163g.

铸体厚重,分量十足,与谱载品相当。续见铸相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看字廓,线条深竣清晰,鼓凸特别。部分字笔划有粘连,用牙签挑剔细察系铸造中流铜粘连。恰好证明此币用传统翻砂工艺做成。一炉出来,有的字口笔划清晰有加,有的则局部有所粘连。就展示的这两枚藏品而言,黄铜的钱币字体“咸丰重宝”就优于红铜的。而钱背红铜的字体又优于黄铜的。故又证明,此两藏品同为翻砂铸品而非机铸制品!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此外,观本品表面和外缘、楞边,见锉痕与磕碰痕迹累累,翻砂特有的自然铸坑。诸如此类,致本品呈现更加自然的修整与搜藏把玩过程中的铸相,应是宝浙局官铸制币。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黄、红双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字当百品鉴

三察“锈相”。一眼可见藏品系传世锈浆之相,非生坑、熟坑之物。历经一百五十来年,无绿锈裹身或点染。然可见钱体经氧化自然形成的附着在表面的入骨包浆,老道熟润。尤其是钱币地章和外缘面上的包浆深浅不一,分布自然。

续察其材质,乃黄铜、红铜质地,铜色熟旧感十足。因材质不同,附着的锈迹也不同。在黄铜地章上的是老旧麻点皮壳,在红铜上的是黑褐色皮壳,呈现出它们经风雨见世面的老年特征。辩锈识浆,使得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伪不可为及,其门洞为开。   

 综上所述,一番自我品鉴和审视,我辨识两枚 “宝浙局咸丰重宝满汉文浙当百”乃“黄、红双雄”之大钱。此品相的钱币藏品,就是今天也非唾手可得之物。它必然有它的价值取向,无论别人说道,都是值得珍藏之物。

2020年6月12日撰稿于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