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清咸丰年间(公元1850-1861年),通货膨胀严重,清廷政局不稳,各地起义不断,太平天国运动更是让清廷胆战心惊。当时,朝廷继续镇压起义的大量军饷,但却没有足够的材料,再加上云南滇铜无法入京,自然就无法铸造钱币,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极大的财政困扰。后来,咸丰皇帝不得不下令发行纸币以及改铸大钱来弥补财政空缺,这才暂时解决了财政亏空问题。所以咸丰重宝当五十存世量并不多。
当五十及以下计值称为“咸丰重宝”,高于当五十计值称为“咸丰元宝”,以区别于小平钱“咸丰通宝”。当五十者每枚重二两五钱。较少见的福建咸丰大钱已是“几尽绝迹”,尽管如此,福建所铸的咸丰大钱,至少已创造了若干个“第一”。因此,在钱币界,宝福咸丰大钱一向为人们所重视。
咸丰重宝一直被收藏家们视作无价之宝。由于地域性政权发行货币的时间相当短,加上流通地域狭小,所铸货币价值不菲。另外,由于改行纸钞,铜币发行量较少,故价格也较高。 咸丰重宝当五十钱币流传下来的不多,存世的十分稀少,所以该钱币应十分珍贵。 据网载信息,从2007年以来,咸丰重宝铜币一直再上涨。咸丰京局当百、当五十涨了1000倍。据2019年12月的数据,阿克苏·咸丰重宝当五十,成交价格是1256075元;清·咸丰重宝当五十手雕花,成交价格是1165800元;清·咸丰重宝当五十,试铸样,成交价格是1680640元。咸丰重宝当五十普通品价格约1000-2000元,特殊品种价格在100-200万之间。 咸丰重宝的收藏价值主要要看铸币时间和铸币政权及钱币背文等因素。
笔者有幸藏有一枚宝泉局铸咸丰重宝当五十铜币。
此钱币直径51.5mm,厚3.8mm重52.23g。
本品面文“咸丰重宝”四字,书法风格独特,“咸”更为尤显,正是那“戴书”版无疑。其文字书写庄重,笔划有力且横直竖立,布局协调。其背穿左右满文宝泉,其中“泉”字满文书写亦见个性,特征与铁母和铁钱一致。而背穿上下汉文“当五十”三字,与面文书意一致,颇见力道,端庄俊朗。故其乃官炉出品,书相无异无邪,其门可开矣。
观其地章平整,无淤泥泥沙,然是钱胴体已生薄锈和入骨老道包浆,其锈浆分布自然,深浅相间,皮壳层叠,锈浆均呈坚实之态。钱币满文“源”字右侧外缘内边有铸造流铜,铜色熟老。暴露处自然留存痕迹明显。其锈相之门,应为开门。
观币色泽辨识此币主要铸造材料为黄铜。但见钱币币文,内穿廓及钱币外边缘金光闪烁,经百余年未见腐蚀,疑似币面为鎏金所致,这应与钱币为大样呈上审批精铸有关。
该藏品品相完好,形制规整。“咸丰重宝”四字高挺,字口峻深,币文笔划之间无粘连。笔划走势匀当,布局凝重,字根穿口深,可见明显的雕痕。穿廓有一定的拔模度,四角有决意。内壁有凹陷磨损痕迹。背“當”与“五十”相配协调。
整个钱文,布局得体适当,协调使然,不乏为宝泉局咸丰当五十大样绰约风姿之神韵,乃藏家钟爱之物。
2020年5月26日撰稿于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