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清晨。距现在已是六年前。成都的阳光特别灿烂。天高云淡,好像春天已经来临! 那天,去成都红牌楼九峰国际酒店,办点事,回家的路上看见街边有一位穿着很旧民族服,个人卫生较差的彝族男士,在路边叫卖一个银质面盆。身边已有5,6位本地人在议论和讨价还价。。。。
我看该盆上部直径28.5cm,下部直径20cm,高11.5cm,厚度约1.2cm.
整个盆做工考究,是用古老的翻砂技术做成,有的地方尚留有流延。且从盆顶和盆底直径的近80mm的差距和上部往内弯曲的约20mm的形状看。不可能是采用现代机器冲压拉升做成!
盆边沿和底部的所有图案均显现中国文化元素。
我看见:盆面底部是似如来的菩萨坐在莲花和嘉禾图上,头部被光环环绕,人像周边又一圈火环;盆的侧面环绕着三条巨龙,各自面对一支凤凰,底部一条巨龙,面对一支凤凰。大概的意思是“龙凤呈祥”!盆底中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的篆书字体。手感重量大约3公斤。盆面怕是被主人搽洗过,闪闪发光的金属色泽自然,再用手去搽拭,越搽越亮。在龙凤图案周边有残留的黑色包浆自然,仔细看够,不像是人为做工,到显示出年月的久远。
用手指甲敲击盆侧部,声音浑厚,有余音缭绕,但直觉不像是全金属制品。
根据中国古代文化中图腾的象征,这么重的银盆,民间凡夫俗子是不可能受用的。愚猜想:是否散失在民间的清代皇家遗物??究竟为何物?什么材质做成?得靠大家考证!
有人在问该男子为何要出让,此物的男子自语道“妈妈得癌症了,不得以。。。。。”(大概是说的是出让此物的原因。也不知真假?!)
后来追溯,此盆与网传乾隆年间的聚宝盆相似。
聚宝盆,望文生义其形状为凹形,如碗如兜,招财聚气,财源滚滚,生旺家宅风水。故聚宝盆内可放硬币、铜钱、元宝、护身符等吉利物品。
聚宝盆,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宝藏。传说明初沈万三致富原因是因为拥有聚宝盆。这个典故来自于周人龙的《挑灯集异》:“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锉剞,以镪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浣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钗于盆中,银钗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全国。”
聚宝盆是财神宝藏,可招财,敛财,因而也派 生出一系列与之有关的吉瑞文明极品。可放在房子中的财位上或许放在神案及亮堂的地方,盆内放上现代钱币或金条或金砖(黄铜的即可),有极强的催财旺财效果。或置于家宅中不仅可招财守财,还可镇宅趋邪化煞,保平安。
全盆镀银,内为全瓷。附近刻“招财进宝”,盆周有吉利图纹盘横,盆底有官印为“大清乾隆年制”小篆体,龙凤纹包裹。口径周边运用痕迹显着,器型正经大方,形制标准;通体施银色釉,亮光似银器;洁白如玉的瓷体上敷以银釉龙凤纹浮雕,雕瓷纹饰细腻饱满生动, 胎质坚实厚重,底款乾隆期间图章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为官窑宫廷御用品。
满器选用雕瓷技术,龙凤纹饰描写深刻典型,气势磅礴神态传神,栩栩如生,全体纹饰调配自然合理,具有敛财好运之意,极端荣华富贵,龙凤呈祥,涵义夸姣,底部落“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款识周正。典型的乾隆期间官窑器个性,极具保藏及出资价值。乾隆年间的器型和纹饰多寻求绮丽华贵,其造型也复杂多样,纹饰则以繁密绮丽为特征。
聚宝盆外壁立体浮雕,镀银雕刻了回形纹、满意纹、十二生肖纹,十二生肖于盆体之上,惟妙惟肖,不可言状。头绪明晰宝盆内银光闪闪,润滑如水,无暇无疵。聚宝盆壁向外呈圆弧形。通体包银、堆银、镀银、雕银。盆内润滑如镜,银光熠熠;作工精巧,摆在室内,满室生辉,说不尽的皇家气势。聚宝盆底座边际突起宽1cm,高1cm四条横弧作为支脚,技术精深,巧夺天工,全国无双。
千年来,不论撒播各种传奇,都为聚宝盆留下的传奇色彩。藏品通体亮光,包浆滑熟,幽光沉稳,透露出一种温润的岁月痕迹。装修纹饰选用日子有关的纹饰,绮丽精美、流畅,显示出我国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些写实纹饰,表现出清代铜器的艺术内涵。
看看这个盆是否是所说的:乾隆期间官窑器“全盆镀银,内为全瓷”之聚宝盆之一种官窑宫廷御用品?如真是,也不枉我花几千元为人解燃眉之急,得到上天眷顾!
2019-8-26重发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