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2019-03-05 16:38:13)
标签:

杂谈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步入收藏这个坑真是不靠谱,又奇特。花了不知多少现花,买入不少不入流的破铜烂铁,庆幸有个别藏品具有收藏价值,对藏家来说就是万幸了。
        看花眼,看走眼,摔钱是常事。
        入行的心理除了爱好这口外,其实,说心里话还是想天下掉馅饼,拣个漏,一夜致富。但自从踏入此路,就真没见几个朋友真是一夜发财的!加之于近10年来,全民收藏热,有不少不法份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开辟或继承了另外的发财致富之路,这就是造假贩假,坑蒙拐骗,设骗局拍卖。让藏界蒙羞,让泉友吃药,上当,亏钱。  尤其是大清,民国银币这个收藏领域,现在而今眼目下,要收藏到真品已是比登天都还难!
        互联网上许多拍卖行的藏品卖几百万的宣传忽悠,让人惊座,但最后都是梦。一些藏家谈起拍卖的经历都是血泪史。不少藏友在转手自己的藏品时,前期与拍卖行签订合同,付前期高额费用,交了不少学费,最后流拍,还让藏品被判为赝品,假货,回到柜子里吃灰。故事太多!!

       笔者对此有过一两次经历和教训,但不想再在此提及。为了不再为此流泪。后来自己把收藏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只藏不售。自娱自乐,欣赏养身。   但随着年龄的增高,又想将其变现,否则,亡命后传给何人?
        家里近40年先后收藏有各种银币,铜币数十枚。有不少银币已被老朽转为文字图片形式上传至网络媒体,让有相同志趣的爱好者鉴赏,留下痕迹,也不失为一种收藏乐趣。
        但有的钱币,看看它的丑八怪模样,就不喜爱。入手时也就十来块现洋,不觉得心疼,将其束之高阁,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之处,多年不见。  最近清理自己的藏品,又在互联网上学习,比对,才突然发现,对民国铜币的研究和欣赏也非常有价值,这才一一翻出来。不想会发现有宝。原来十来块现洋买回来的不值钱的铜币,竟突然之间成了"大名誉品",老值钱的宝物。咋会不让人惊奇,感觉搜藏路途真是怪异!!
        发了上述这些感概,这才转入正题。将读者所谓的"宝物"(悄悄话,其实我并不相信忽悠。不看好它)藏品展示于后。
        据说这是目前藏品之"大名誉品",拍卖价数十万,上百万之巨的宝贝!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有价无市之物。这种藏品民间藏物甚多,目前的交易价也就是百十来块,最好的品相的也不过千元。
        但我们姑且不论其拍卖价值,仅回到对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鉴赏台面上,回到藏家之根本。

        老者手中藏有两枚四川  军政府造铜币。
        一枚是民国元年四川军政府造(红铜)当制钱五十文。
        实测直径36.8mm,厚2.2mm重18.2g。
       据史料记载,民国军政府造铜币史于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政府迅速接管了位于旧成都老东门海椒市附近的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造“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先后铸造发行有十文,二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等面值的黄铜和红铜质铜币。
       因其铸主众多,铸期较短,再加铸造期间换模修版等原故,现存于世者版别极其繁杂,不下百种之巨。另由于此币是四川本地自行发行及流通使用的货币,受特定时期的历史因素及流通地域限于四川,存世量稀少,使其成为目前存世市场价值巨大,收藏爱好者追藏的稀有品种之一。
成其为具有很高收藏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精品铜元。也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

        笔者展示的这枚"当制五十文"藏品正面珠圈内篆“四川铜币”四字,外圈上环汉字“军政府造”,下环“當制钱五十文”,铸工精美。
        铜币背面中央大圆圈内为篆书“汉”字,“汉”
字底有数十条横、竖刻纹,因此钱币藏者称之为“汉”字铜元。它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 其篆体"廿"的形体,笔画,横,竖条纹的多少与该种铜币的版本不同关系密切。此藏币之汉字"廿"头为方头,出头非等长,系"廿"斜头版。
      在 “汉”字圆圈外环绕有18个小圆圈,据说代表当时中华民国十八个省。18个小圆圈围绕着“汉”字联成一体,寓意为"十八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战斗。
此币图案的这一带有辛亥革命时期时代印记特征,见证了那一段革命历史。
        展示币品相完美,包浆老道,铜质锈色浓郁自然,红铜色泽浑厚,古朴素雅,历史沉淀丰厚。其尺寸、重量与有关真品相符。藏家认为是真品无疑。

        另一枚民国二年(1913年)军政府造(黄铜)当制钱一百文铜币。
        实测直径40.1mm,厚2.0mm重21.17g。
        总体图案与五十文相似。只是篆体"廿"头为圆头,出头等长,系"廿"平头版。,“汉”字底的
横,竖刻条纹较五十文稀梳疏。此藏品品相较次,使用痕迹明显,磨损严重,但所有可见的文字,币值,图案尚可辩识其原貌。币材质为黄铜,包浆非常自然,泛着黄铜特有的色泽。其尺寸,重量与有关真品相符。藏家认为也必是真品无疑。
       
展示藏品实物如图。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五十文币背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五十文放大图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五十文币面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五十文光边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五十文实测克重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一百文币面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一百文币背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一百文光边图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当制钱一百实测克重

传世大名誉品,四川军政府造铜币当五十,当一百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