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贵的文信钱

(2012-07-16 18:15:23)
标签:

杂谈

    




      文信钱为方孔圆钱,内好无郭,面有四曲文,像道路四出,前平素,又叫四曲文钱。文字不似小篆,有先秦文字的古扑气息。十分珍贵。

文信“圆钱”,相传为吕不韦出任秦国相国时所铸。但泉介对“文信”钱究竟铸于何时何地,有许多争论。

根据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王雄著书《古钱收藏笔记》论述了三个观点论者“文信钱”是吕不韦铸秦币。

币文凸出钱面,与先秦的半两钱相似,所以被藏家较多肯定为先秦钱币此为一。

“查《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垂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三年庄襄王死,太子政立,尊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十年,罢相,使就国河南。”吕不韦在秦国掌有实权,在秦始皇没有统一中国之前,在封邑所在地用封号铸钱完全可能。此为二。

从该币钱文上“文信”的“信”字来看,与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小篆不同。其钱上的“信”的“人”()字偏旁没有固定在左边而放在右边“信”,显然不是小篆。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小篆字是从“”从“”。根据钱上的“文信”两字来看,可以认定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文字。无论从文信钱的文字、形制皆类秦,还是钱之石范又出土在吕不韦的封地。所以,应当为吕不韦所铸无疑。此为三。

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在洛阳西郊河南城发现了铸的“文信”钱的石质残范地点与史载吕不韦的封地完全相符。1980年,陕西咸阳市的考古工作者从空心砖汉墓中清理出文信钱一枚,此乃全国少见,文信钱是与五株钱捆在一起,钱形和大小都与洛阳出土的钱范之钱基本一致。此为四。

笔者在早年不经意收藏有此一枚铜币。当时并不认识它为何物?哪个年代的?是谁所铸?直到最近退休后闲暇有余,阅读了相关收藏书籍和文字,才搞清楚它的来路。

下面是笔者收藏的该币的实物照片和测试数据。币径21mm,厚1.5mm(含文字突出部分),穿孔孔径7.5mm,币重2.83g。材质黄铜。字体表面似有鎏金。方形穿孔不规则,放大后可见穿孔边两范合拢处边沿有铜汁流延状物体。圆钱的背面有线状凹痕,疑是石质背范留下的痕迹,具有真品特征。

珍贵的文信钱

珍贵的文信钱

珍贵的文信钱

珍贵的文信钱

笔者先后从冯耿光《古今泉币拓本》、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吕凤涛《古钱收藏与投资》、许光的《中国古钱图录》、王会娟《钱币图集》中均未见录入此币真图。仅从渡瑜生先生的《华夏古钱会珍》一书中获得一张图片。书:“文信”侯钱(秦)注:相同版式上海博物馆有藏。如下图:
珍贵的文信钱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19996月出版的戴建兵和盛观熙编著的《中国历代钱币通鉴》一书中也收录了这种“文信钱”。但他认为“秦还铸造了地方性流通货币”,如长安君铸长安钱,吕不韦铸文信钱。”如下图:

 珍贵的文信钱

笔者将将自己收藏的一枚币与之比较后除“信”字右侧的“人”旁与渡瑜生先生的《华夏古钱会珍》书中所载图略有差异外与戴建兵和盛观熙收录的文信钱图像相同。其中一点共同的是币面字形均为“阳版”,突出在币面。而纵观互联网上有的收藏网站看出的“文信钱”的所谓拍卖真品币面字形为“阴版”。这两种版本的“文信钱”谁真,谁假,如入云雾山中,不得其所?尚需继续研究。

但爱屋及乌,无论真假权当一种欣赏!享受收藏的快意!

                               蜀国元宝斋2012-7-16於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