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发行(增发)与非公开发行、公开发行的区别与联系
(2014-12-17 14:28:09)
标签:
股票 |
分类: 原创 |
定向发行(增发)与非公开发行、公开发行的区别与联系
一、定向发行与非公开发行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证券法》第十条,证券发行包括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而公开发行又包括“不定向”和“定向”超过200人;
|
解释 |
又名 |
非公开发行(官方术语) |
发行对象不超过10人 |
定向发行、定向增发 |
公开发行 |
不定向(向不特定对象) |
公开发行、公开增发 |
定向超过200人(向特定对象超200人) |
定向发行、定向增发超200属于公开发行 |
定向发行的三种情况
定向发行 |
定向发行对象不超过10人 |
=非公开发行 |
定向发行对象为10人以上、200人以下 |
此种情况既不属于公开发行,也不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的非公开发行,而只能称之为定向发行。 |
|
定向发行对象超200人 |
=公开发行 |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非公开发行”是和“公开发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发行对象不超过十名(办法第37条);如果发行对象均属于原前十名股东的,可以由上市公司自行销售,否则,应由证券公司承销(办法第49条),承销时当然可以询价,但仍然是非公开发行。比如诺普信(002215)于2010年3月非公开发行时,即向91名特定对象发出《认购邀请书》,最后确定了8家。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非公开发行是向不超过10人发行,一定是定向发行;但是定向发行,可能向10人以下(这时是非公开),或者10人以上、200人以下(比如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私募),也可能向超过200人发行(根据证券法属于公开发行),因此,定向发行不一定是非公开发行。
结论:非公开发行一定是定向发行,但定向发行不一定是公开发行。
但是,实务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6年才出,非公开、定增才予以明确,之前使用比较混乱),也由于定向增发超过10人,甚至超过200人比较少见,投行人事把上市公司非公开和定向增发等价混用。实务中也有人认为非公开融资的意味浓一些,而定增更侧重引入战略投资者。
二、定向发行与公开发行的区别与联系
定向增发可以理解为只面向特定对象再发新股。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都是新股的增量发行,对其他股东的权益有摊薄效应。
但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增发有着本质的区别,
“定向增发”,则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对他有准确定义。定向增发是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13条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的规定对应的。从而定向增发可以理解为只面向特定对象再发新股。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都是新股的增量发行,对其他股东的权益有摊薄效应。但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增发有着本质的区别:
1.定向增发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重组和并购,而不是从公众投资者手中筹资。
2.定向增发的对象是特定人,而不是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
3.定向增发的对价不限于现金,还包括非现金资产(包括权益)、债权等,而公开增发必须以现金认购。
4.由于特定人不同于社会公众投资者,不需要监管部门予以特殊保护,定向增发的条件可不受《公司法》关于三年连续盈利及发行时间间隔的限制。
5.定向增发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不需要承销,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
注释:
本文部分来自于投行老姜:《定向增发与非公开发行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