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坦白说,许广平女士文笔非常不可观,但转头一想,如果文字好而生活能力差劲,如萧红同学,那也是无法与鲁迅这样的人偕老。
两地书中最大看点是鲁迅的情感世界,他彻底成为一个寻常男子,跟爱人发牢骚,诉苦,殷切地问候她:你收入这样少,够用么?我希望你通知我。
鲁迅少时家道中落,他一生都没有在金钱上放松过自己,那就是努力赚钱,节俭用钱。他的爱是切实可靠的,爱家人,赚钱拿去大家用,爱上某个人,他就直接问:你钱够用吗?
他老人家当然是真的猛士,人生也真的是惨淡的人生,然而说起情话来,居然也会神色温柔。
坏了,又杀风景地想起琼瑶老师男主角们的经典表情:狼狈的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 <两地书>
作者 鲁迅
八日的信,今天收到了;以前九月廿四,廿九,十月五日的信,也都收到。看你收入和做事的比例,实在太不值得了,与其如此,岂不是还是拿几十元的地方好些么?你不知能即另作他图否?那里可能即别有机会否?我以为如此情形,努力也都是白费的。
“经过一次解散而去的”,自然要算有福,倘我们在那里,当然要气愤得多。至于我在这里的情形,我信中都已陆续说出,辞去研究教授之后(我现在还想辞),还有国文系教授,所以于去留并不发生问题。我在此地其实也是卖身,除为了薪水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但我现在或者还可以暂时敷衍,再看情形。当初我也未尝不想起广州,后来一听情形,就暂时不作此想了,你看陈惺农尚且站不住,何况我呢。
其实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不足与语,令我觉得无聊。他们倘让我独自躲在房里看书,倒也罢了,偏又常常给我小刺戟〔激〕。我也未尝不自己在设法消遣,例如大家集资看影戏,我也加入的,在这里要看影戏,也非请来做不可,一晚六十元。
你收入这样少,够用么?我希望你通知我。
伏园不远要到广州去看一看,但我的事绝不想他留心,所以我也不要他在顾先生面前说。我的离开厦门,现在似乎时机未到,看后来罢。其实我在此地,很有一班人当作大名士看,和在北京的提心吊胆时候一比,平安得多,只要自己的心静一静,也未尝不可暂时安住。但因为无人可谈,所以将牢骚都在信里对你发了,你不要以为我在这里苦得很。其实也不然的。身体大概比在北京还要好点。
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孙之师长)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逃保定(一云郑州)。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
迅
十月十五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