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 褒贬
(2010-07-05 13:22:13)
标签:
杂谈 |
随手写 褒贬
褒贬
小组赛第一回合,西班牙输给瑞士,大家就开始叫说爆冷爆冷,那时个个抱怨比赛沉闷难看,谁会想到后面惊险悬疑剧情狗血异常,连琼瑶老师的御用主角也灵魂附体在巴西前锋身上,这位R号人物进球进得干脆漂亮,丢脸也丢得够彻底,看着他跟荷兰人贴面咆哮,可悲的是个子比人家矮,远处看就是琼瑶剧里失去理智的女主角:我爱你,我恨你,我要离开你,我不能失去你。男主角默默无语地看着她,只差没立马来个热吻,把剧情推向高潮。
接着失去理智的是梅小将,他的助攻是个巨大亮点,有如之后的乌龙一样神奇,接着他小人家面对不断摔倒的荷兰人,终于失去耐心,一脚踏中对方大腿,吃了红牌之后,满脸不屑地下了场。
强大的巴西连四强都没进,各位叫爆冷的,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巴西主教练邓加先生,后卫出身,曾经的巴西国家队队长,他带领的部队常被批猥琐,但猥琐与赢球之间,人人都愿意选后者,就如同暴发的人,底子不大光彩也可以遮掩过去。世人大多爱的是结果,尊重的也是结果,不是如此,那里来的足球商业化和功利足球?
巴西一路凯歌走进世界杯赛场,人人都看好他们蓄势待发,只等最后一博。
想不到的是,他们在猥琐时,荷兰也很猥琐,他们在赢的时候,荷兰也在赢,他们蓄势,荷兰也在蓄势。
只是主角旁边的女二号,总被人忽视,到对决时才露出爪牙,原来也是狠角色。左冷蝉白忙活半天,岳不群早在旁边等好。
累死自己,便宜了别人。
又开始一窝蜂骂邓加,赢了骂他踢得猥琐,输了又骂猥琐得如此不值。
说到底,只有胜利才是对的,最后的冠军才是对的,此前的猥琐,才能得到原谅。
如同中国旧小说里,每个落难公子都必须中状元,才对得起私定终身后花园。
不是风流佳话,就是丑闻,甚至臭不可闻。
悲喜
美国队疯狂大逆转,如好莱坞神迹耀眼,日本队的点球大战也扣人心弦,顺便说一句我看到他们集体下跪,就觉得已经输了。但谁能想到之后的赛事更上层楼,提神醒脑,直接问候球迷们的心脏。
乌拉圭对加纳,事前谁会看好,两个死跑龙套的能打出什么花样。果然上半场闷闷地过去,还有几十秒要结束时,加纳人远射中奖,那可真是出人意料的天马流星拳。
下半场乌拉圭也不逊色,任意球扳平,弧线极为漂亮。看到这里觉得可以瞑目了,两个进球都这么强,都配得上世界级水准。
谁能想到,风云突变,下半场又是终场的一分钟里,加纳直接攻进禁区,七手八脚人仰马翻,本该是守门员的位置上,出现一位前锋。本该进的点球,正打中横梁.
本该痛心疾首号啕大哭的红牌,放声大笑忘乎所以。本该点球结束战斗的黑孩子,瞬间石化,傻了。
刹那天堂,刹那地狱,其实欢喜和悲伤楼上楼下,本来就是邻居。
乌拉圭因此保住平局,点球胜出。队友们簇拥红牌手绕场一周,乐疯了。加纳队员哭得伤心凄惨,集体崩溃。
剧情口味甚重,跟前面的荷兰逆转巴西平分秋色,甚至还要更曲折精彩。
估计是裁判们集体收看比赛后,认为值得借鉴,于是西班牙对巴拉圭一场中,风云再起。
巴拉圭角球时,禁区里的球员被西班牙后卫拉倒,裁判赐黄牌一张,点球一个。巴拉圭弹冠相庆,以为对手送了一分做礼物。结果守门员老虎大发威,点球不进。真是乐极生悲。
西班牙大难不死,喜出望外,狂打反击,单刀球员一路跑到人家禁区,巴拉圭后卫也急了,当场把他放翻。伟大的裁判马上又吹一点球。西班牙人这下双喜临门,一脚命中。正要庆祝,裁判又吹:谁叫你们球员进禁区了,重新罚过。
结果,这边的守门员也英明神武一回,扑出。轮到巴拉圭队员长出一口气,球迷起死回生。
等大家回过味来,这个死裁判,太狠了,比赛结果没变呀,搞得这么大哭大笑的,至于吗?
最后巴拉圭还是输了,门将痛哭失声,连对手也来安慰——被他甩开了:你们这些坏蛋!
……
月儿弯弯照足球,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高楼饮美酒,有人流落在外头。
理智与情感
报道说,死忠球迷上万人去接阿根廷队回家,要求留住老马。阿根廷输球,我没哭,看到这一段,泪眼模糊。
老马配得起这样的爱,他说过:宁可你们讨厌我,不许你们可怜我。
他曾经当了很多年小神童,一直渴望快点长大,去踢成人比赛,去踢世界杯。时间那时过得太慢,现在又过得太快。五十岁的人,还能再参与几次世界杯?
老马不是个理智的人,他组队靠义气,靠感情,靠直觉,这些东西确实软弱散漫,用于排兵布阵,可能还是障碍。
他总以为球员就是自己,只要爱他们,信赖他们,激发出他们对胜利的最大渴望,他的球员就可以无坚不催,就如他当年一样。
他错了,此时的江湖,已不是他的江湖了。此时的队员惯打职业联赛,有自己熟悉的任务和位置,个人能力再强也有限,不可能有像他一样的超级英雄了。
他那时光着脚,一踢就是一整天,只要能踢球就好,怎么踢,踢什么位置无所谓,上了场就要赢,怎么赢,是谁进球也无所谓。老马自传里说,怎么会有人挑草皮和灯光的问题,我以前都是在黑地里踢的……
他的教练不约而同,专门设计以他为核心的战术,他也确实是能担当大任创造奇迹的人。
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讲究的是数据分析,线路研究,攻守平衡甚至要偏重防守——不花钱就是赚了,不失球就是赢了。每个球员连射门习惯都让人琢磨透了,他们每个人都由一堆数字组成,天才,英雄,大神,只是媒体们炒作出来的。进球多的人那是因为有人做球给他,专门做球的人不会多费心去防守,负责防守的人进球就不是他的主要责任。分工要细,配合要精确,每个人的专长和兼职都无比明确,组装起来,退是实用的家庭型汽车,进就成了犀利的变形金刚。
能攻能守,能做中场核心又能做破门利器,能组织回防又能妙传助攻,能就地反抢又会过人跑位……这些因为老马自己都能做到,所以他多半以为他的孩子们也能做到,甚至还超过他。
事实证明他们做不到。
情感上,人人都想再找一个马拉多纳出来。理智上,人们让足球变成了数字化生存,说这才是现代化足球,个人英雄主义死路一条。
怎么办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