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轮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摄影师连拍,我(中)和同事(左)还没有反应过来,林依轮已换了两种迥异的表情,专业就是专业。(摄影/陈澍一场地/别院)
乍看这个标题,大家也许以为我在说林依轮是个“朝三暮四的花心”之人。其实,不然,林依轮的“专一”、“顾家”远近闻名。也难怪,家里有优雅美丽的太太和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叫他怎能不爱家。对此,他有一句经典的注脚:“家,就是香喷喷的饭,暖暖的被窝,浓浓的亲情。”
还是回到标题上,虽然林依轮不“花心”但是他够“贪心”。不仅影视歌话剧四栖发展,还早早就做过主持人,曾主持过中央电视台的大型互动节目《城市之间》,现在是央视《天天饮食》节目的主持人。最近林老师又玩起了摄影,甚至到痴迷的程度,先不说技术如何,当然肯定不差,有幸看过他拍的人和景物;就说设备,绝对上乘,——佳能5D,微距镜头,长焦镜头等等。据说人家林老师曾经还想买EOS-1 DS MARK II呢!
说林依轮对摄影已近痴迷,一点不为过,侠克追求的是剑不离手,林依轮是相机不离手,那天跟他在凯宾斯基酒店的普拉娜啤酒坊边吃边聊,他就始终拿着他的“武器”,随时准备“出击”。昨天,在一家很有品味的餐厅“别院”给他拍照片,他同样带着相机,而且抓紧一切空挡跟我们的摄影师交流摄影技术。
林依轮还有一个理想,而且我觉得这个行当非常有潜力。就是他想做一家大百货公司的服装买手,英文叫Buyer,是决定这家百货公司进货风格的人。“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买手。国外的每家大百货公司里Buyer的待遇是最高的,他们决定了百货公司的对外形象。比如,同样是Prada的店,但每家店进的衣服都不一样,就是决定于Buyer的欣赏角度。如果衣服相同,怎么竞争?像国内,想买一双Nike鞋,随便一家商场就可以买到,因为所有Nike店里的东西都一样,这就说它缺少一个高明的Buyer。”
怎么样,有眼光吧。有了自己的公司的人就是有商业头脑。
我说林依轮俨然是“杂家”,他说他要做“生活家”。
熟悉林依轮的人都知道他很注重生活质量,他特别解释这不一定完全取决于物质基础。比如,他在广州发展的几年,很穷,公司分给他一间办公室后面的长条房住,里面什么都没有。但他自己在房间里用木板盖了一个小柜子,用来放煤气炉和锅碗瓢盘;又买了一袋水泥回来,砌了一个小墙头,从外面引了根水管进来,可以冲凉。明明就是一间长条形的空屋子,被他改装成了一室一厅、还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公寓房”。
在林依轮看来,奢侈是需要物质做保障的,但是浪漫不需要金钱。像他在广州的那种生活,就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他也不觉得追求奢侈和物欲是“贬义”。“在国外‘买名牌’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等什么时候咱们开始买游艇、盖一幢像比尔·盖茨那样四个亿的豪宅,那才是真正的奢侈。”
虽然,现在林依轮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他认为所谓幸福并不仅仅是物质富庶,他觉得“活着就是幸福。”
也正是有过事业最初发展的艰难和困苦,才让他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其乐融融的家。在凯宾斯基聊天的时候,林依轮的太太西华忙完工作也顺便过来,她看上去是那种气质很优雅的女人。记得,当时她笑着问林依轮那天是什么日子,虽然提醒半天,但林依轮仍一脸茫然。终于,她说出了答案,让我们也吃了一惊,原来那天是他们结婚11周年的纪念日。
值得纪念的一天。11年前,在广州,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他们在广州百货大楼买了一对很小的白金戒指,花了1700块钱。
我们突然有点内疚,想着赶紧做完采访,把林依轮交给西华。让我们羡慕的还有走过11年婚姻的他们还有一种浓浓的浪漫和温情。林依轮一言蔽之:“我们坐在一起还会像初恋时一样。”
据说,林依轮在家里不像父亲更像“孩子”。“有时候我会跟两个儿子抢玩具、抢妈妈,最后大部分都是我胜利。儿子特别希望我出差,他们可以在大床上跟妈妈睡。等我回家,他们会跟妈妈说,虽然爸爸回来了,但你能不能还跟我们睡。妈妈问那爸爸怎么办,他们说让爸爸跟小罗阿姨睡,或者去动物园跟老虎睡。在儿子看来动物园是他们眼里最好的地方,把爸爸放到那儿,他们很安心。”既普通又是最幸福不过的家庭生活图景。
在电视里做饭看的可是真功夫
再回到标题上。就是觉得写林依轮用这个标题太合适了,除了终上所述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题目中的“碗”和“锅”正好验证了林依轮另一个身份“林大厨”。
现在每天早晨八点半,林依轮都在中央电视台的《天天饮食》节目中教大家做菜,所以他出席活动或参加演出时,经常听到朋友和歌迷说:“早上刚跟你学做了一道菜,特别好吃。” 林依轮的粉丝还包括他的亲友团成员,比如大姑和二姑。每每听到别人的表扬,林依轮心里都很美。就像他做的菜——味道好极了。
地球人都知道,林依轮成名前曾在玻利维亚做过厨师,在玻利维亚,林依轮做得最多的是咕咾肉炒饭,“有十个人点炒饭我就得分别炒十份,而不是炒一锅出来分成十份,一起炒出来的饭不好吃。锅热了以后就要大火供,只要饭一下锅就不能停火,要一边翻一边炒,最后出锅的时候也不能离火,要翻锅的时候一勺接下来,这样炒出来的饭才不会软、不会出水,是一粒一粒分开的。”够专业的吧。
林依轮的厨艺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家的小阿姨。“原来我们家阿姨做菜不是特别好吃,我做了《天天饮食》之后就把她叫过来,告诉她菜要怎么炒,现在她把我教的那几道菜做得特别好,所以每次家里来客人她都做那几道菜。”
家有“厨师”,“厨师”的儿子自然很有口福。林依轮两个可爱的宝贝儿子特别喜欢吃爸爸做的红烧肉。只是,爸爸做红烧肉的机会屈指可数,林依轮“偷懒”的方式是教会阿姨做这道菜。
最新文章:高圆圆大理谈情说爱心情不错
http://blog.sina.com.cn/u/48392ee3010004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