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
1978年12月,严冬,淮北凤阳,干裂的土地,一间土屋,幽暗的煤灯下,几个瘦骨嶙峋的农民在一张焦黄的毛边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名字上又按了血手印。
毛边纸上半部分写着“我们分田到户。。。不在向国家伸手也钱有粮。。。如不成,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十八岁”。
这几个凤阳农民冒着天下大险写下的字条,就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最先声音 ----包产到户,分田单干。
这张字条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革命博物馆。
多少年后前,我做学术研究,在革命博物馆找到了这个字条,做了一个复件。从此,这个带着凤阳农民血迹的字条复印件一直珍藏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