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笑在茶余饭后 |
近一个多月,我接到几通电话,都是从一家银行打来的。
“上雪在吗。”
“在。“
” 我是米国米银行。。。“
”我不是你们的顾客。噢,对了,曾经是。” 一听是银行电话,心里第一个反应就是我的个人财政秘码是不是让电脑黑客高手偷了。但听到是米国米银行,心头杠杆轻轻而落。
“但你的信誉卡是我们银行的。”
没错,我怎么忘了。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好的个人理财计划,你一定感兴趣。”
“什么。”
“生命保险。。。”
一听这四个字,我眼睛就往上翻,表示讨厌。可惜,米银行的推销员隔着电话线和广大的空间看不到我的表情,不然,她很失望,这桩买卖是不能成交了。这大概就是当今电话,网络交流的重大好处,看不到对方,摸不到对方,所以总是有希望。
“我不需要买米银行的生命保险。本公司有此项服务。”
“金额多少,一定不如米银行的优厚。”
“嘿嘿,这是我个人的私隐。” 我说。
“对不起,” 推销员连忙道歉,但很快进入主题,“米银行保一百万呢,一个月只付24块9毛9。”
“我已经有了生命保险,真的不需要额外的一百万。对不起晚安。”
一个多星期,米银行又来电话,不同的推销员,同样的个人理财计划。
我早把此事忘得云消雾散,没有想到人家对我的户头上做了认真的记录,此次推销更进了步。
“买了一百万,死后,留给心爱的家人,他们的生活就更。。。“
中国人最忌讳提死。她也不仔细看看我的姓再打电话推销生命保险。
说实话,我在美国N年,已经习惯他们提死这个字。
美国人绝对不象中国人那样忌讳死这个字眼,特别是推销起如何死,安排你如何死,如同谈及房地产投资。
我到美国刚刚两个月,觉得满大街的美国人说得都是英语,特别想和他们练口语。一天,一个美国口音的打电话,声音坦然而亲近,我煞是高兴,很想就此练一通。没说几句,我发现是推销墓地,肺都炸了。
我是来读书的,距离80多岁,还有半个世纪啦。
墓地推销员特别坦然平静的说,现在卖一块墓地只有800美元,50年以后,一块墓地可能要几万美元。当然现在投资了。
当时很气。不过时间和事实抹平了气愤。可不是,房子升值,墓地也升值。去年,我的一个同事的母亲去世,她参加葬礼回来后说,她母亲很幸运,虽然多年和父亲分离,但没有离婚,所以她去世后,可以与父亲葬在一起,免费。
怎么个免费法。我骤然好奇。
父亲曾是军人,葬在军人墓地,那是国家墓地,曾经为国家服务,墓地就免费,配偶也享受其待遇。
如果不是军人,现在一个葬礼多少价码。我问。
至少两三万吧。
天,我晕。人活着就挺贵的,死了也挺贵的。所以做出决定,我无需墓地,骨灰撒到河里,海里多美丽啊。
废话少说,还是回到生命保险吧。
推销员推销我现在买一百万,以后留给家人。
我说,“不需要了。”
“为什么。”
我说,“我一定是家里的最后一个死。”
“嘿,你怎么知道呢。”
“当然了,因为我是女的。“
推销员也是女的,顿时对我的回答大发兴趣。
” 女的怎么。。。”
“女的都是最后呀。看看人口统计,地球上,老太太总是多于老头呀。我干什么要再买一百万生命保险!!!
对方无趣。推销告一段落。
我想米银行不会再向我推销了生命保险了吧。
错。他们又打电话来。
对我的理论 --- 地球上,总是老太太多于老头 --- 有了进一步对策。
“米银行的此项生命保险和你们公司的不同。”
“怎么不同。”
“通常,生命保险,只保你死。米银行次项保险也保你活着。“米银行的推销员说。
活着也保险,那我今天买了,你明天就给我吧。我想。
怎么可能。一定是你全残废,连半残废都不能享受这一百万。听来听去,我终於听明白活着也保险的种种条件。其实,就是半残废的优厚生命保险我也没有兴趣买。
为什么。
经济不好,都是因为你们这些搞次贷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当时贪婪的恶果,让阿猫阿狗都去卖房屋贷款。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出面保释你们跳出火坑,最后不是还是纳税人的钱保释你们嘛。纳税人也包括我。
当然,敝人公司也有生命保险,也分三类,第一,死后的;第二,活着的长期保险,第三,活着的短期保险。推销暂时告一段落。
米银行不惜余力地又打电话了。
我一听,血就往脑袋最高层窜。
“你们已经打了四次电话了,能不能在我的账号里注上几个字:此人200%不买生命保险。谢谢,别浪费米银行的电话费了。”
砰,我就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