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万种风情 -- 游记 |

阿尔卑斯山倾倒下去
到了米 兰,可以不看米 兰。
到了米 兰,没有去Como 湖,实在遗憾。
Como 湖 离 米兰只有30多里路。抛弃 嘈杂混乱的米兰到了这里,一 颗心很快就浸入了清凉的水里。那湖水是阿尔卑斯山流淌下来的雪。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大地的代表作,东起奥地利和斯拉文尼亚(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一个省份) ,向西,横切瑞士和德国南部,沿意大利北境奔 腾几百里,直捣法国。在法国的 (刚刚过意大利边境) Mont Blanc昂头挺拔,傲为欧洲第一峰,又骤然而止。
Como 湖恰好就在阿尔卑斯山从瑞士进入意大利边境不远的南方。地理学家把Como湖的山列为Pre-Aples,如果走过了德国南部和瑞士,再来这里,你可以感 觉到,这片山峦象是阿尔卑斯山翼翅之尖羽, 轻盈地滑降到 Como 湖,然后让湖水酿出条条河流,和意大利北部的原野曦 夕共息息 。

不管阿尔卑斯山多么雄壮,不可一势,到了米 兰以北的意大利,便毫无自我的倾倒下去,雪的泪水把那里的意大利变成湖的意大利。Como 湖不仅是欧洲最深的湖,也是形状最奇特的湖,成倒写的Y字形,把阿尔卑斯山融化的雪水吸引 过来,又分两路滋润着自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瑞士也有不少湖,她的湖色 宁静地孤洁。意大利的 Como湖 不宁静,更不孤洁,而是充满了历史的风采,历史的风流。她的早期就 属於罗马人的管 辖领地。中世纪独立。意大利文艺复兴后,被西班牙王国和奥匈帝国控制 。谁见了她,谁都向往着拥有着她 。再看看 Como湖出生的意大利著名人士 吧:
Pliny the Elder, (23–79) ,古罗马时代时著名的自然哲学家,著有 Naturalis Historia.
Pliny the Younger,(63- 113), Pliny the Elder的儿子,古罗马时代的律师作家,自然哲学家。
Pope Innocent XI (May 16, 1611 – August 12, 1689), 梵蒂冈第十一世 教皇 1676 to 1689。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 (February 18, 1745 - March 5, 1827) ,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电和电池有重大的发现和发展。
Giuseppe Terragni (April 18, 1904 - July 19, 1943)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意大利现代建筑艺术的先驱。
Gianluca Zambrotta (born February 19, 1977 in Como) ,意大利足球队运动员。现在的Como湖更不会宁静,整个湖水都在沸腾。世界杯,意大利

第一。Gianluca,Como湖的第一。
我过去到意大利都是与她海和山共呼吸,这次,也是第一次于 与她的湖共呼吸。不管是乘船, 还是登上湖边的小镇,这里的风光融合了意大利南部中部的浪漫迷人,和北部的冷峻优雅。

Villa de Ballagio
我们走到 Villa de Ballagio, 三百年前为 私家花园,经过几次衰 落 兴起,现在是欧 洲公园之最,Gardenest garden。她没有法国帝王之气,更没有民间的随意。她的雅致和绚丽好像出自天意。
在Como 湖,感觉美的是站在古老而依旧盎然的小镇 临 湖望山。船在湖里流动,人在小巷里流动。船过了,人走了,山还在。船又来了,人又来了。山永远那么绿。

船在 动了,人在动

在Como 湖,感觉更美的是临湖望阿尔卑斯山。极尽之处是白白的雪山。雪山走过来,就绿了。再走过来,就是湖,蓝了。一眼望 尽世界上最富有生命的三 种颜色。生命之美好。

在Como 湖,感觉最美的是月光下望山湖。我自小时候就不能熬夜,春 节的三十,圣诞的除夕,都与我缘分不大。更不要说旅行的时候,早已累得倒下去了。但是都说Como 湖的月色好。我为了这一生大概只有一次的时光,熬 吧。

月光升起来了,Villa的灯光也升起来,小镇的灯光也升起来,而湖光平平地躺在水面上,似睡非睡,似梦非梦。
美又有了另一层含义,止于极境。
阿尔卑斯山在 Mont Blanc 骤然而止,没有向法国纵身而去。她说,仅管你法国十分浪漫,但我一生只倾倒一次,都给了意大利。意大利把她给了Como 湖。
----------
注:自意大利文 艺复兴后,很多艺术家,作家,雕塑家来到Como 湖。也有不少电影在那里拍摄。我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叫A Month by lake。把人和自然境界融合的特别好。我看后,发誓要去 Como 湖。终於实现了。
前一篇:拿破仑流放的天堂(图)
后一篇:大胆直言的男女文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