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摩托罗拉MT788能否遏制“核战争”?

(2012-11-09 02:52:05)
标签:

摩托罗拉

手机

四核

it

分类: 通信世界

从年初的“双核”到年底的“四核”,手机芯片在2012年似乎是坐上了火箭。如今,国内手机厂商如果还没有推出四核手机的话,基本在市场上就没有什么发言权。现在不仅是四核手机了,五核手机已经面世了,听说有企业将推出“八核”手机,让人眼花了乱。但手机的“核”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手机厂商推四核的理由是多核手机的应用体现会提升很高。确实,手机从单核发展到双核,再到四核,所配备的处理器核心越来越多,可以处理的复杂程序也越来越全面,在多任务处理时可以有效保证软件的运行流畅性与响应速度。芯片主频的不断提高以及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通过增加智能手机更快的处理速度,使得用户体验不断的升级。首先,智能手机的多处理核心支撑更强大的功能应用,在视频播放方面,双核智能手机可以承载高清播放,画面更加流畅,还可以支持HDMI高清传输功能。其次,硬件和软件协调发展,升级用户体验。芯片的升级会促进周边硬件设备性能的快速提升,使智能手机的硬件综合水平在短时期内有一个飞跃。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操作系统加快升级速度、并对应用软件的丰富起到带动作用。在软硬件相互促进发展中,用户的应用体验也将得到提升。

 

现在每一个厂商发布四核手机,必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演示高清视频或者玩游戏。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讲,四核以至多核的手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义。相反,核多了,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池电量不够用了。虽然现在大多多核手机配置的都是2000多毫安甚至到3000多毫安的电池,但一块电池依然撑不了一天。

 

所以,虽然现在手机厂商们都在进行“核战争”,以期博得用户的青睐,但“多核”真的就是消费都选择的唯一看点吗?显然不尽然。一方面从硬件结构看,核心数显然不是决定芯片好坏的最重要因素,架构特性和制造工艺才是决定性的指标;另一方面从使用体验看,大多数双核手机在流畅度上与四核手机并无显著分别,甚至A5芯片的性能还能领跑某些四核机器。可以说,多核与否并不能决定处理器的品质,更不能直接挂钩使用体验,用户在实际操控上的使用顺畅度,与“核数”多少也并没有绝对关联。

 

国产手机厂商拼“核”其实是在拼价格。国产手机走的路子依然是国内电子消费品一贯的思维定式,这种拼价格的思维从当年的VCD/DVD,到电视机、MP3、PC,基本一脉相承。如今演化的智能手机市场,“核数”的多少成了手机配置的主要表征,有种被“核”绑架的感觉。

 

但是遍观目前推出的双核或者四核的手机,大多是1.4GHz以下的芯片处理器,达到1.5GHz并没几款。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厂商们如此热衷把四个1.4GHz的处理器拼在一起(大多时只有一个在运作),为何不提高CPU速率,为何不推出2.0GHz的处理器呢?曾和几家手机厂商的研发老总聊过,大多的说法是,目前高通提供的多是1.5GHz以下的。

 

所以,当看到摩托罗拉即将推出的MT788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期待,据说这款搭载英了特尔凌动处理器,主频高达2.0GHz的智能手机是目前发布的手机中处理器主频最高的。如果这款手机和目前市面的四核手机PK,谁输谁赢呢?我倒是希望MT788赢得市场的青睐,用户的追捧,不仅这是摩托罗拉、英特尔、中国移动三大品牌的联手成果,是摩托罗拉经历重组后在中国推出的首个重要产品,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意味着一味追求多核的国产手机厂商们可以静下心,从“军备竞赛”的泥淖中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