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全球电信业盛会2006世界电信展就要在香港拉开大幕了。作为四年一届的电信盛会,ITU电信展举办9
届以来,
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本届在香港举办,更是因为中国因素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全球的通信企业奔赴而来,中国的企业也是纷涌而去。相比较以前在日内瓦举办,在成本和影响力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参展不多的情形,本届展会,在政府的大力撮合之下,中国的企业参展数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下届世界电信展又要回归日内瓦了。
主办方称此次参展98%的展位面积已售出,30%的被中国企业瓜分。而在内地,ITU电信展的热度也是居高不下。这几天跑通信口的记者一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哪天走,跟谁(哪个企业)走?企业也会打来很多电话,都是希望记者能到自己的展台看看,对老总们做个访谈。圈内的媒体更是热闹,磨刀霍霍杀向通信展,为了吸引广告,大家都声称自己是ITU授权的官方媒体,不怕被ITU告上法庭。大家都知道,这是2006年通信界的最后一道晚餐了。
这道晚餐很丰盛,出席的人也都很重视,但是盛宴的背后,却是危机重重。展会本无错,只是通信这个行业,已从朝阳走到午后,过了正午,离斜阳不远了。
当然,电信市场不会死,不过,世间万物,都讲个规律,如四季轮回,昼夜交替。没有永远的朝阳,也没有永远的黑夜。现在的通信业正在遵从这一规律。以中国为例,通信的大发展时期已有20年,从当初的八纵八横骨干网的建设,到后来的移动通信网的规模上马,10年的时间,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不过,这种高峰期到了2004的时候就跌下了低谷。其实从全球的情况看,也是这种态势。但这种低谷的到来更早,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拉动,电信市场的低谷期早就到了。这一点,可以从全球设备巨头都涌到中国可以看出。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挽救了全球的电信业。
现在大家都在等3G,其实就是在等中国的3G。与其说是等3G,不如说是大家在等一个通信网大建设时期的到来,在等中国市场再拉全球通信一把。但是说句心里话,就是中国大规模建设3G,又有多大的设备市场规模呢。运营商又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3G,他们现在考虑的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时间收回成本。当然,建了总比不建强。
电信业的危机,不仅仅在于一个建设低谷的到来,还在于市场需求的低迷。早期,全球化的发展促成了人们对语音通信交流的需求,直接促使了固网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出现让通信无处不在,世界成了一个整体,但是,语音收入在大幅下降的时候,通信业界还找不出一个能代替语音服务的业务,对于消费者来说,自是不肯定多出钱了。
所以,展会的热闹,掩盖不了通信业的危机。不过,有这么个展会,也是圈内人的一个大聚会。一起聊聊,探讨探讨,也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