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圈子圈套123-9

(2009-05-11 10:21:42)
分类: 共同关注

电梯停了几次,其他几个人都下去了,只剩下洪钧和杰森。杰森发现洪钧一直不说话,还以为洪钧有什么想法,便忙补上一句:"当然,号码好,更要靠你哟,如果不是换了这个号码,我还请不到你来这里哟。"
洪钧见杰森想多了,也忙解释一下:"哦,不是,我刚才是在想咱们的公司是什么样子,呵呵。"
杰森也笑着说:"不用费脑筋了,这里就是了。"说着,电梯停在了十八层,洪钧谦让着,让杰森先走出了电梯。
如果不是杰森在前面领着,洪钧要想自己找到这间办公室还真要花些功夫,因为离电梯挺远,拐了两个弯,门就在一个拐角的后面,一不留神就会错过了。杰森走到门口,回头对洪钧说:"这里很好,很安静,没有人在外面走来走去。"说完,便走进了维西尔北京办公室,洪钧深吸了一口气,跟了进去。
门里先是迎面一个前台,很小很局促,里面的一个女孩儿已经站了起来,笑着向杰森说早上好。杰森扭头对洪钧说:"这是Mary,我们的大美人。"又对玛丽说:"这就是我说的Jim,你们的新老板。"
玛丽一听杰森的话,已经红了脸,扭捏着,又看着洪钧,笑着说了一声:"您好。"
洪钧也笑着向玛丽说了声你好,同时趁机打量了一下"大美人",他便立刻得出了一个结论:看来杰森最不吝啬的就是夸奖,尤其是与事实出入很大的"谬奖"。
杰森和洪钧转过前台后面像影壁一样的一面墙,整个维西尔北京办公室便尽收眼底了。洪钧看了一圈,估计不到一百平方米,两个角各隔出了一间小房间,洪钧猜其中一间是自己的办公室,另一间应该是个小会客室。中间就是一个大的开放式的办公区,洪钧数到有十张办公桌,分成两列,一列五张,都是带个转角的那种写字台,办公区虽然不能说拥挤,但好像也不能再塞进什么了。
很明显,桌子比人多,洪钧实际上比数桌子数得都快,就已经知道他面前一共有六个人了。
杰森指着离得最近的一个女孩说:"这是Helen,是不是很像特洛伊里面那个海伦?她是你的大内总管,出纳、行政啊都是她做。"
洪钧已经领教了杰森夸奖别人时候的夸张,看着海伦,问了一声你好,心里暗想,只做公司的大内总管就好,不要进我的大内哟,我可不要这样的生活秘书。又一想,这次杰森可能说的还算正确,特洛伊里面的海伦要是活到现在,的确也就是这种模样了。
杰森接着向洪钧介绍另外几个人,洪钧与名叫武权和肖彬的两个工程师简单寒暄了一下,更多地是和两个客户经理聊着,这两个是他直接的下属,一个叫郝毅,英文名字是Harry,另一个叫杨文光,英文名字叫Vincent,洪钧和杨文光开玩笑,问他和杨家将里的杨文广是不是亲戚。这两个小伙子都很年轻,见到洪钧都很腼腆,甚至有些拘束,洪钧心想,要把这两人培养成像狼一样凶猛的销售好手,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第六个人,是个男人,坐在最远处角落里的座位上,一直背对着众人,在打电话。杰森看到洪钧在望着那个人,便对洪钧说:"也是个做技术的,先不用管他,等他忙完你再和他打招呼好了。"
洪钧问杰森:"记得您说过应该有三个sales,这里好像还差一个……"
"哦,还有个女孩子,总是四处跑,等她回来再认识好了。"说完,杰森又问洪钧:"怎么样?Jim,要不要讲些什么,算是你的就任致词或是开场白?"
洪钧笑了,摆摆手说:"不用了吧,都是自己人,不搞那些了。我们也都已经认识了,各自忙吧。"
杰森便招呼大家各忙各的,然后带着洪钧走向他的办公室。洪钧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角落里的那个男人,那人正好刚放下电话,微微转过脸来往这边看了一眼,发现洪钧也正向他望着,便马上把头扭了回去,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这一下让洪钧来了更大的兴趣,他要弄个究竟了,便向杰森说了句话,让杰森先进了办公室,自己转身向那个人走去。
洪钧走到那个人的身后,他相信那人一定在竖着耳朵听着洪钧走过来的脚步声,但仍然不回头,手上胡乱忙着。洪钧走到他的桌子旁边,转到他的面前,伸出右手,大声说:"你好,我是洪钧,今天新来的,你叫我Jim好了,很高兴认识你。"
那人的身体震了一下,抬起头,看见洪钧伸过来的手,便把右手伸过来和洪钧握在一起,身子慢慢从椅子上抬起来,就像是被洪钧拉着手拽着站起来似的。洪钧见他个子不高,貌不惊人,眼神闪闪烁烁的,好像总在回避着洪钧的目光,洪钧觉得他以前没见过这个人,便等着听他自己介绍。
那人终于开口说话了:"李龙伟。"又嘀咕了一声:"您好。"
洪钧相信自己以前一定听过这个名字,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了,他拍了下李龙伟的肩膀,转身往办公室走,他决定不再想了,他相信一定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一下子想起来。
洪钧站到自己的新办公室门口,不由得笑了,这房间真够小的,几乎和外面每个人占的空间差不多大,只是被墙围了起来,结果反而显得更加狭小。杰森在房间里站着,看洪钧到了门口,便说:"很小,委屈你了,不过这样子蛮好,你就会经常出去跑到客户那里去,不会呆在这小房间里。"
洪钧笑了笑,走了进来,也说了一句:"蛮好。"
杰森让洪钧做到自己的椅子上,便说要打几个电话,走进那家小会客室了。肖彬拎着个电脑包走了进来,告诉洪钧这是公司给他配的笔记本电脑,又把写着密码、用户名等登录信息的纸片递给洪钧。
洪钧把自己带来的皮箱放在一旁的墙边,打开电脑包,拿出里面的黑色IBM电脑,这让他一下子怀念起在ICE时候的那台也是IBM的笔记本电脑了。
洪钧正在摆弄着电脑,设置着自己喜好的各种选项,门一下子被推开了,洪钧先是感觉到了一阵风,然后发现他面前站着一个女孩儿。
洪钧还没来得及说话,女孩儿已经开口了:"洪总,对不起啊,放完长假今天头一天上班,有太多事了,我刚才是先去给一家客户送些资料,本来十一前就应该给他们送过去的,可他们临放假根本没心思干正事,所以我就想等放完假一上班再送去,本来是想送去放到他们桌上就回来的,可是他们上午好像不忙,非拉着我说这说那,讲的都是没意思的瞎说八道,我就一直急着赶紧往回跑,这不,才赶回来。"
洪钧张着嘴,被这女孩子的一长串连珠炮搞懵了,也在呆呆地看着这个女孩儿的样子。她高高瘦瘦的,典型的豆芽菜骨感身材,长长的头发,染了一些淡黄色,挽在脑后,脸倒是圆圆的,不算长,洪钧心想谢天谢地,不然高个子长脸,真像个惊叹号了,现在得样子挺好,是个向日葵。女孩的容貌很端正,皮肤很白很细,因为跑进来又说了一大堆话,五官稍微有些变形,慢慢恢复自然了,洪钧就发现她很耐看,尤其是一双眼睛,特别有灵气,洪钧好像找到这女孩为什么话这么多的原因了,因为她脸上的嘴巴和一双眼睛都会说话。女孩儿穿了一身很普通的衣服,上面是件衬衫,下面是条裤子,很利索的样子。
女孩见洪钧盯着自己,好像明白过来了,脸一红,忙说:"哦,我是这儿的客户经理,叫刘霏冰,你叫我菲比好了,P、H、O、E、B、E.。"
洪钧听着菲比把她的英文名字拼完,才注意到菲比直接称呼自己"你",而没有像刚才的几个人一样对自己称呼"您",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又好像觉得挺舒服的。他对着菲比微笑着,说:"别叫我洪总,你要叫我洪总,我就叫你刘副总,因为咱俩是上下级,我是总,你就得是副总了,叫我Jim好了。"
菲比说:"好吧好吧,反正我早就知道你的大名了,一直想认识认识你,没想到你来当我老板了。你们做销售真厉害,我都输给你们好多回了,好多回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输的,你们那个小谭老在项目上给我下套儿,他下了套我就钻进去,都不知道为什么老上当。这个小谭就是你带出来的吧?太恐怖了,我从来都没有从他手里赢过单子。"
洪钧笑得更厉害了,他以前从没见过心态能始终这么好的常败将军,看来这个菲比倒是个可造之材啊。洪钧打断菲比:"不要还是'你们你们'的呀,现在是咱们和他们了。"
菲比笑着说:"对对,我忘了,现在你和我是一伙儿的了,欢迎你弃暗投明,革命不分先后。你来了就好了,我以后才不怕什么小谭了呢,别说小谭,老谭也不怕了,因为我有老洪了……"菲比忽然停住了,好像犹豫了一下,然后接着说:"我就叫你老洪吧。"
洪钧笑着说:"随便。不过,你的名字都不太好念,中文名字吧,不太上口,英文名字呢,好像也不是特别好。"
菲比已经转身走到门口,手扶在门上说:"你先忙吧,我来打个招呼,不打扰你了。名字嘛,怎么你一见面就想给我改名字呀?对不起,您凑合着叫吧。"说完,又像一阵风一样刮走了。
洪钧愣在那里,脸上还带着刚才的笑容,他正在咂摸味道呢。这时,杰森推开门进来,洪钧便站了起来。
杰森说:"我们去那边会客室聊聊吧,我把这里的情形都和你讲一讲。对了,亚太区在新加坡要开个会,我不想去,没时间,我想请你代替我去,带着耳朵滥竽充数就好。"
洪钧听了觉得很奇怪,跟着杰森向小会客室走去。


第八章

洪钧连着好几天都在琢磨,为什么杰森让自己替他去新加坡出席亚太区的会议,好像猜出来一些,但又觉得似乎有些不合常理,最后只好摇了摇头。杰森看来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像个不定向导弹,让人琢磨不透,更无法预测他下一步的轨道是什么样。
按杰森自己给洪钧的说法是,他之所以自己不想去,是因为他不想浪费时间听那些老外们的指手画脚,他说他们是在"聒噪"。而他给亚太区找的理由是他的太太忽然病了,可能是因为在上海水土不服,所以杰森不能在这时候飞到新加坡去开两天的会。洪钧觉得好笑,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台湾人在上海会水土不服的,起码台湾男人对上海的水土和上海的水土养的一方女人都"服"得很,也许正如此,台湾女人也可能会对上海不"服"了吧?谁知道。
至于杰森为什么选洪钧代替他去,杰森自己的说法是希望洪钧利用这个机会去熟悉一下环境。洪钧觉得更可笑了,他刚来公司,连维西尔北京这个小环境他都还没熟悉呢,跑去熟悉维西尔亚太区干什么?用去趟新加坡作为加入维西尔的奖赏?应该不会。洪钧不是没出过国的人,他已经跑过世界上太多地方了。
当杰森上次在星巴克里说出"维西尔亚太区那帮混蛋"的时候,洪钧就已经很清楚杰森和维西尔亚太区的关系不好,当时还只是以为那是杰森内心情绪的宣泄,没想到他竟这么直截了当地拒绝去开会,简直是向亚太区示威和叫板。洪钧总觉得这样做过于情绪化,他很难理解杰森怎么会这么不加掩饰地公开他和亚太区的矛盾。
另外,洪钧推测杰森让自己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进一步向自己示好,表现他杰森对洪钧毫无戒心,完全信任、没有任何顾忌,可能他也有些后悔上次在星巴克无意中透露出的话,提到他曾经担心维西尔把洪钧挖过来替掉他,所以想打消洪钧的疑虑。的确,杰森肯定已经不再担心,洪钧现在只不过是他手下的一个小经理了。另一个隐藏得更深的原因,是因为洪钧新来乍到,对维西尔的情况不了解,杰森就不必担心他向亚太区当面告状了。
不管怎样,洪钧并不喜欢跑这趟差使,维西尔北京的烂摊子他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呢。早上又被前台的那个玛丽把他噎得够呛,让他心里怄了不少气。
早上刚上班,洪钧走到前台,对玛丽说:"Mary,帮我个忙好吗?这是申请新加坡签证的资料,我都弄好了,你帮我跑一趟嘉里中心,送到签证处就行了。"
没想到,玛丽却皱了眉头,一脸难色地说:"哎呀,可我这会儿走不开呀,Laura给我布置了一大堆事,正愁忙不过来呢。要不您给上海打个电话,和Laura讲一下,她不发话,我真不敢出去啊。"
洪钧一听就火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儿,却也知道利用外企的矩阵式架构搞小动作了。外企里的很多岗位都是有两个头儿的,玛丽在北京,洪钧是她的老板,算是属地管理;玛丽是前台的接待员,做行政的,上海的财务经理劳拉也是她的老板,算是业务管理。水平低一些的,会利用这种双重管理来偷懒,洪钧让她做事的时候,她推托正忙劳拉的事,洪钧知道肯定当劳拉让玛丽办事的时候,她会推托正忙洪钧的事呢。水平高一些的,会在这种双重管理下走钢丝,想办法让两个老板都努力争取发展自己成为心腹,自己左右逢源,两边得好处。洪钧相信这玛丽还只属于低水平的玩法,洪钧恨的是那种走钢丝的高手。
洪钧压住火气,皱着眉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对玛丽说:"那我自己去吧,你忙你的。如果Jason来电话找我,你告诉他我去办签证了。Laura也真是的,给你派那么多活,也不看看你干得完干不完,想把你累死啊。我得和Jason说说,应该再请一个秘书来,这么多事一个人忙不过来嘛,除非找个能力更强一些的。"
玛丽听着洪钧的这些话,脸上就像是个万花筒,变化了好几次。刚听了洪钧的头一句话,她是一阵轻松得意,心想又把一个差使推出去了;听洪钧接着说,她脸有些红,洪钧这么心疼她倒弄得她不好意思了;没想到洪钧话锋一转甩出了最后一句话,把她砸懵了,脸色变得白里透绿、绿里透白。她愣了半天,刚回过神来,想叫住洪钧说句什么,洪钧早已不理她,径直走出去,坐电梯下楼了。
嘉里中心写字楼的北楼里,有一家猎头公司,在它里面的一间会议室里,西装革履的三个人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边。其中一个头发溜光水滑的人,是三个人里面的东道主,但他却是三个人里面最少说话的一个。他的左手,是个外国人,四十多岁,彬彬有礼,谦和中又透着严谨;他的右手,是个中国人,应该不到四十岁,肤色有些黑,样子比实际年龄老一些。这个有着溜光水滑的头发的人,是这家猎头公司的合伙人,就是他,把两家直接竞争的公司中的两个人撮合到了一起,他旁边的外国人是个英国人,就是ICE公司的皮特•布兰森,他旁边的中国人,就是科曼公司的俞威。
这已经不是他们的第一次碰面了,实际上,他们这次碰面就是为了达成最终的协议,看样子,一切顺利,已经在收尾了。
"溜光水滑"帮着两个人整理着已经签署的文件,大家都微笑着,都很满意。皮特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俞威说:"我想再次确认一下,你确信你离开科曼公司后可以马上直接加入ICE公司吗?"俞威立刻用英语说了句:"没有问题。"他好像觉得应该再多补充些更翔实的东西,可一时又好像不能用英语脱口而出,憋在那里。
"溜光水滑"便马上接口用英语对皮特说:"我第一次和俞先生谈时,就问了这个问题,他完全可以确认,他和科曼公司没有签过非竞争性条款,科曼公司不可以限制俞先生去哪家公司。"
俞威完全听得懂,点了点头,表示这也是他原本想表达的意思。
皮特很满意,但还是又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但ICE不是科曼,我们要求所有员工都要签署非竞争性条款的,尤其是首席代表。俞先生,你不会有问题吧?"
俞威忙笑着用英语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皮特又说:"从今天到我们定好的你来ICE上班的日子,只有这么短的时间,你确信你和科曼公司可以完成交接吗?"
俞威一边笑着,一边连连点头说:"没有问题,我保证科曼公司会很快让我走的。"说完,他又有些担心皮特会不会误解成科曼正巴不得他尽快走人呢,他看了眼皮特,皮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什么别的表示。
"溜光水滑"拉开门,走出去装订文件,皮特便和俞威聊天,问道:"我听说你和Jim•洪很熟,一直是朋友?"
俞威回答:"以前是朋友,后来不怎么联系了。"
皮特又问俞威:"你知道他离开ICE以后的情况吗?"
俞威便说:"不知道,我不关心他的事,我和他不是朋友了。"
皮特喃喃地,像是在对自己说:"我希望我和他还能是朋友。"
皮特立刻注意到俞威脸上好像变得红一块紫一块的,正想解释一句或把话题岔开,恰巧"溜光水滑"推门进来,已经把两份文件都弄好了,很专业的样子。皮特和俞威便都站起身来,各自收好文件,三个人的手摞着握在一起,庆祝着。
皮特对俞威说:"欢迎加入ICE,我希望你能为ICE签更多像合智集团那样的合同。"
俞威脸上又非常不自然了,说:"我会尽我的全力。"
"溜光水滑"说:"一定的。"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正要走出会议室,俞威忽然说:"布兰森先生,还是像以前一样,我先走,五分钟以后你再走,好吗?"
"溜光水滑"笑着说:"俞先生就是谨慎,所有的事都定下来了,还要这样小心。"
皮特笑着同意了俞威的建议,和俞威又握了手,便被"溜光水滑"陪着进了一间办公室。
俞威走出猎头公司,向电梯走去,他没想到,洪钧坐的出租车也正好在这时停在了嘉里中心写字楼的门口。
洪钧付了出租车费,走进写字楼的大堂,往左边向北楼的电梯走去,他也没想到,俞威正坐电梯下来。
洪钧离电梯间大概有十几米的时候,一台电梯从上面下到了大堂,门开了,俞威和几个人一起走了出来。俞威和洪钧几乎是同时看见对方的,两人的脚步不约而同地顿住了,但只是一霎那,几乎又是同时,两个人都迈步走了过来。两人走到近前,迎面站住了,脸上都没什么表情,却互相问候着,说的头一句话都是"好久不见"。
洪钧问:"来这儿办事?"
俞威说:"啊,有点事,你呢?怎么样?"
洪钧说:"我现在在维西尔公司,来办新加坡的签证。"
俞威怔了一下:"哦,你去维西尔了?噢,我应该想到的,就这么几家公司,还能去哪儿?去新加坡开会?"
"不是,去参加个培训,刚到新公司嘛。"洪钧不想告诉他是去亚太区开会,那是公司内部的事。
俞威笑了:"呃,你还用去培训?是去培训别人吧?怎么你还用亲自来办签证啊?叫秘书跑一趟不就成了嘛。"
洪钧面带笑容,平静地听着俞威的嘲讽,等他说完,便说:"那先这样?都挺忙的。Bye。"说完,便向电梯间走去。俞威也说了声bye,便向门口走去。
洪钧在电梯间站了一会儿,并没上电梯,回头看着俞威出了大门,便转身折回来,走到大堂墙壁上贴着大厦里各家公司名录的水牌前,浏览着北楼里都有哪些公司,想从中找到线索,看看俞威究竟是来干什么的。洪钧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俞威是个竞争对手,还是恰恰因为他是俞威?
洪钧正仰着脖子看着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公司名字,忽然觉得有一个曾经很熟悉的身影从眼角的余光里闪了过去,洪钧下意识地扭过头,看见一个老外,提着个电脑包,向大厦门口走去,即使只是背影,洪钧也已经认出来了,那是皮特!而且从皮特穿过大堂的路线洪钧可以确信,他也是从北楼下来的。
洪钧便又抬起头,更加仔细地在那些公司名字里找着。很快,他的目光停住了,停在了那家他很熟悉的猎头公司的名字上。俞威、皮特、猎头,洪钧的脑子里只转了一下便已经把一切穿了起来,弄明白整个来龙去脉了,他不相信巧合,他相信他的推理和判断:俞威要去ICE了,应该是接替洪钧做首席代表,不过应该不是代理的,而是正式的。
洪钧的脑子里,好像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片平原上孤零零地有两个山坡,自己刚从比较高的那个山坡顶上滚下来,还没顾得上拍打身上的尘土,就蹒跚着爬上了这个矮些的山坡,刚站直身子,便看见俞威已经骑着马冲上了自己曾经占据的那个高坡,向自己挥舞着手中的长矛。洪钧知道,又要有一场恶战了,可自己手里好像一无所有。这么想着,他忽然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洪钧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转身向电梯走去。
俞威坐在出租车的后座上,电脑包放在旁边,俞威忍不住又把刚才签的协议从包里拿了出来,摊在腿上看着,文件上的那几个简单的数字,让他越看越开心,越看越喜欢,他更加得意自己讨价还价的本事了。他知道ICE的工资待遇本来就比科曼更好一些,自己又是从科曼的销售总监跳到了ICE的中国区首席代表,再加上几番要价,他这回真是鲤鱼跳龙门,又有名又有利,赚大发了。
俞威一边看得过瘾,一边掏出手机,正准备拨号,冷不防手机先响了起来,吓了他一跳,让他稍微有些懊恼。俞威看了眼来电显示,知道又是合智集团的赵平凡打来的,心想,这赵平凡应该改个名字了,叫"招人烦",便按了接听键,说:"喂,你好。"
他的"好"字还没出口,赵平凡已经急不可待地说上了:"老俞吗?找你真难啊,刚才打你电话一直没接,你在哪儿呢?"
俞威心想,刚才我正和皮特谈大事呢,怎么可能接电话,再说,管我在哪儿呢。但他嘴里还是客气地说:"刚才在开个会,所以我把手机调成静音了,现在正在路上呢。"
赵平凡忙说:"在路上?那你现在过来一趟吧,这事急着和你谈啊。"
俞威暗笑,我在路上,又不是去合智的路上,而且你要谈的事正是我要躲的事呢。俞威好像很无奈地说:"哎呀,现在过不去啊,我正急着去另一个会呢,早都定好了,现在肯定去不了你那儿了。"
赵平凡现在不仅是"招人烦",他自己也烦上了,没好气地说:"算啦算啦,那就在电话里说吧。你们的软件有问题啊,装倒是装上了,可是很不稳定啊,最近这一个星期每天都要重新启动好几次,这怎么行?将来根本不能用啊。"
俞威好像觉得不可思议似地说:"不会吧?当初不是专门装了个模拟环境做了测试了吗?"
赵平凡都快骂出声了:"坏就坏在那次只是个模拟环境,谁知道你们怎么给我模拟的呀?把整套软件装在我们真正的环境里面,就成现在的德行啦。"
俞威一点儿不急,慢条斯理地说:"我们的工程师不是去看过了吗?我听说又重新装了一遍,还不行吗?"
"不行不行,根本没用。我问你的工程师了,他说他从来没在Windows的服务器上装过你们的软件,都是在UNIX的机器上装的。他照着你们内部的操作指南装,装是装上了,可出了问题他也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赵平凡压住火气说。
俞威接着糊弄:"版本不一样,他可能没什么经验,这样吧,我把你们的情况向亚太区和总部说一下,争取让他们派个有经验的过来。"
赵平凡一听就急了:"那要等到什么时候?!陈总可都生气了,连徐董事长都知道了,问了陈总好几次,陈总要求你们务必马上解决!"
这时候俞威反而来了兴致,他好像是猫在逗弄着一只老鼠,笑着说:"老赵,这技术上的事得讲科学,急不得,光听命令蛮干,出不来还是出不来啊。"
赵平凡被俞威彻底激怒了,真要骂人了,大声嚷着:"老俞,当初可是你拍着胸脯告诉我,说你们的软件装在我们这些服务器上肯定没问题,你当初说这话的时候讲没讲科学?还是你瞎说的?"
俞威却一点不急,更没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出着主意:"老赵,科曼的软件在世界上的确有不少都是装在你们这样的Windows机器上的,但是我们北京的工程师可能没怎么接触过,我说请外面的专家来,你又嫌慢,那现在换UNIX的服务器,还来不来得及呢?"
赵平凡的声音里好像都带着哭腔了:"老俞,我这次可以等你从国外请个人来,可是以后呢?谁想到你这里的人根本没办法支持呀?我可不能提心吊胆直到你们培养出人来。要想换机器,那些预算已经挪去准备出国用的,虽然还没去,可是该花的已经花了,剩下的也都是留好用途的,要不然出国的时候肯定安排不好。买新机器,时间倒是来得及,可没有预算了啊,再申请预算可来不及了,而且这事就捅大了。"
俞威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说:"老赵,我是这么建议啊,你们出国,也不要太铺张了,只把几个老板安排得好些,下面那帮家伙能去趟美国已经知足了,条件差些都能忍了,就能剩下些钱,买几台UNIX的服务器,先别买太好的,配置不用太大,将将够用就行,反正刚开始的时候软件也不会真正用起来,等将来真要用了,再申请预算换大机器。"
说完了,俞威都被自己感动了,他现在已经要去ICE了,还管科曼的客户干嘛呢?
赵平凡想都没想,便开了口,语气又强硬了:"不行,出国的事,大都已经安排好了,不好再变,从别的地方也挤不出钱了。我看,就得从你们的软件款上想办法了。"
俞威便问:"你们给我们打过来多少了?30%?"
"嗯,我们已经给你们付了30%了。"

……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