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更有效率:可以平凡不能平庸04

(2009-01-17 16:05:15)
分类: 共同关注

第三章平凡是工作岗位,平庸是工作态度 

热情是工作的最大动力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 

工作态度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敬业的重要标准,假如一个员工连基本的工作态度--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干事不拖拉都没有的话,他又如何能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呢? 

一项调查显示:43%的经理认为工作态度不好最容易被解雇。 

现代职场风云变化,跳槽、兼职等词成为了职场收听率最高的几个词,另外一个虽然大家并不常说,但它正是体现职场残酷性的一面,那就是被炒鱿鱼。任何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的人都想炒老板的鱿鱼,而不是让老板炒了自己的鱿鱼。但是现实中,总有5%-10%的人会遭到解职,伤心地离开公司。 
    
第18节:追求高层次     
那么,是什么让你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是什么让你的公司对你做出这种无情的决定?是绩效考核不达标?工作态度不端正?影响团队的建设?与公司文化不符?还是经常违反公司的规定?在你接到公司要和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尽力了?所以,无论是从公司还是员工来看,懒惰、拖延等消极的工作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它们不仅会使工作平庸,有损于公司的利益,而且还会使员工遭到解雇。平凡是工作岗位,平庸是工作态度。 

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忱。这个世界为那些真正具有责任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依然热情不减当年。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看起来是多么的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能够把心目中的理想图景变成现实。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你无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做事马马虎虎,只有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如果是这样,你的人生结局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 
一个人缺乏热忱,一定是一个无精打采的人,即使所有的机会都来到身边,也会稀里糊涂把它们丧失殆尽。 
古希腊寓言家拉•封丹曾经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原则是:追求高层次。你是第一流的,你应该有第一流的选择,在工作中加入'热情'。"因为有了热情,你就会主动起来。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所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以后,老板把大门的钥匙交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的目瞪口呆,羞愧的无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你的房子是你自己建造的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自己的生活是个人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的优美、高贵。把自己当成那个木匠,想想自己的房子,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因为墙上的铭牌上始终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对自己的工作热情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或需要多少的努力,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而且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会成功,都会达到目标。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路标。 

凡事都显得漠不关心,就连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也不关心,这种情形如果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还情有可原,因为他们的精神与肉体都已衰老。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以如此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和工作,这是绝对不能宽恕的。年轻人应该有非同寻常的志趣和热情,有比别人更突出、更坚韧的意志,凡事灵活、敏捷、主动。 
同样一份工作,同样由你来干,有热情和没有热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变得有活力,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使老板对你刮目相看。而后者,使你变得懒散,对工作冷漠处之,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潜在能力也无所发挥。 
 第19节:培养热情工作     
你不关心工作,老板也不会关心你;你自己垂头丧气,老板自然对你丧失信心。你成为企业里可有可无的人,你也就等于取消了自己继续从事这份职业的资格。 
许多年轻人,工作大多是茫然的。他们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们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工作?可以想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谋生或薪水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创造性地、充满热情地工作。 
我们固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的,可是,我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我们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就不能说我们对工作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我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只不过是在"过日子"或者"混日子"罢了,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对于公司或我们自己都是不允许的。 

工作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工作就是充满热情,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做的事,要做好工作,就一定要培养热情工作的习惯。 

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份内的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超越他人的机会。因为在热情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责任、想象和创造力等。 
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充满热情地工作。对于发个指令,揿动按钮,才会动一动的"电脑"员工,没有人会欣赏,更没有老板愿意接受,这类只知机械工作的"应声虫",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放在升职的考虑之外。对工作热情的人永远不会失业--无论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果你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那么,你就不会失业,也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他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这时候,他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精神等等对自己工作有利的条件便会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他就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 
有一位父亲告诫他的孩子说:"无论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果你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那么,你就不会失业,也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散漫粗心的人到处都有,而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善始善终的人却很少。" 
有许多公司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并且费尽心机地寻找一些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人。因为企业的支撑和发展都需要这样的人。一个对工作缺乏激情的人,根本无法把工作做好。 

钱宁像许多对自己的工作不愿投入过多的人一样,虽然才华出众,却没有实现早年的抱负,这一点,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他在哈佛学院以优等成绩毕业后,进入一家很大的法律公司,希望专门处理娱乐方面的法律事务,但是这个希望没有实现。 
究竟他有没有明确地提出要求呢?"我当然要求过。"他说:"但是人家说我的态度不够坚决,语气总是软弱而缺乏说服力。" 
虽然没有如愿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他仍然认为"我走的是中间路线,既不会去找经理算账,也不会把工作做得非常好。"因此,他白白挥霍了自己的青春,而一事无成。 
  

 

第20节:珍惜目前工作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与一个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也没有任何一位公司的老总会提拔一个在工作中萎靡不振的员工,相反这种人往往只会成为解雇的对象。因为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萎靡不振,不但会降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果,还会对他人以至整个团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IB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白文杰曾对记者说"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而言,我们希望招到的员工都是一些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这种人尽管对行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们一旦投入工作之中,所有工作中的难题也就不能称之为难题了,因为这种激情激发了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钻研的细胞。另外,他周围的同事也会受到他的感染,而产生出对待工作的激情。"吉米是一家电脑公司的业务主管,现在这家公司的生意相当火爆,公司的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也充满了热情和骄傲。 
但是,以前并不是这种情况,那时候,公司里的员工们都已经厌倦了自己的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作好写辞职报告的准备了。但是,吉米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对待工作充满了激情,这种精神状态燃起了其他员工胸中的热情火焰。 
每天,吉米第一个到达公司,并微笑着与每一个同事打招呼。开始工作时,他便容光焕发,好像生活又焕然一新。在工作的过程中,他调动自己身上的潜力,开发新的工作方法。在他的影响下,公司的员工也都早来晚走,斗志昂扬,纵然有时候腹中饥饿,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他经常保持这种激情四射的工作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经理提拔到主管的位置。 
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员工们也一个个充满了活力,公司的业务不断上升。对工作充满热情就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不仅可以使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带动周围的人更好地完成工作。这种人是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的。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只要你依然还是整体中的一员,就不要谴责它,不要伤害它,否则你只会诋毁你的公司,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不要只问公司为你做了什么?要常常地问:我为公司做了什么?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无论我们现在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是好是坏,我们都要珍惜目前的工作。 
一些人只知道享受好的工作环境,要高薪、坐高位,却抱着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轻视自己的工作。这种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公司而言,都是失去价值的人。 
大部分的青年,好像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忠实履行日常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的。只有目前所做的职业,才能使他们渐渐地获得价值的提升。 

有许多人在寻找发挥自己本领的机会。他们常这样问自己:"做这种乏味平凡的工作,有什么希望呢?"可是,就是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往往藏着极大的机会。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来,这样便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满足心中的愿望。所以,不论月薪是多么微薄,都不该轻视和鄙弃自己目前的工作。 
有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之中,碰到一些并非我们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只要我们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着想,而不是置身事外,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将会得到回报。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第21节:抱怨与责任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合理的要求是锻炼,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问题是你要有一个平凡的心态。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奎尔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奎尔每时每刻都窃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奎尔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独有奎尔,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 
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待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这事我不知道啊?)" 

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主动独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被老板盘剥、替别人卖命、打工,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来思考如何十全十美做好上级交给的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精力,在蹉跎中白白浪费掉了。 
这一现象,在一些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人身上尤为突出。他们总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应该从事些体面的工作,获得重视。 
但事实上刚刚跨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法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像的那样体面。然而,当老板要求他去做应该负责的工作时,他就开始抱怨抱怨是失败的借口 
起来:"我被雇来不是要做这种活的。""为什么让我做而不是别人?"对工作就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长此以往,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里都是自毁前程。 
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发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谴责。要么就怪环境条件不够好,要么就怪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殊不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吹毛求疵的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只对寻找不利因素兴趣十足,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变得不再有用,只好被迫离开。 
你如果不相信,你可以立刻去询问你所遇到的任何10个失业者,问他们为什么没能在所从事的行业中继续发展下去,10个人当中至少有9个人抱怨旧上级或同事的不是,绝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业是失职的后果。 

提及抱怨与责任,有位企业领导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抱怨是失败的一个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这样的人没有胸怀,很难担当大任。" 

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想像一下,船上水手如果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的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以及有一个多么愚蠢的船长。这时,你认为,这名水手的责任心会有多大?对工作会尽职尽责吗?假如你是船长,你是否敢让他做重要的工作? 
  

第22节:工作有挑战性     
如果你受雇于某个公司,就珍惜目前的工作,发誓对工作竭尽全力、主动负责吧!
只要你依然还是整体中的一员,就不要谴责它,不要伤害它,否则你只会诋毁你的公司,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如果你对公司、对工作有满腹的牢骚无从渲泻时,做个选择吧。一是选择离开,到公司的门外去渲泻,当你选择留在这里的时候,就应该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上来,为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努力。记住,这是你的责任。"微软人"的标准--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工作中,谁能自始至终陪伴你,鼓励你,帮助你呢?不是老板,不是同事,不是下属,也不是朋友,他们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惟有你自己才能激励自己以充沛的激情迎接每一次挑战。 

激情与热情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潜质。缺乏激情与热情的人,不可能承担重任。当然徒有热情,缺乏专一和专注,也不可能是有用的人才。 
优秀的老板始终以旺盛的激情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如此,他们也同样要求着他们的员工。 

一位微软的招聘官员曾对一个记者说: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我们愿意招的'微软人',他首先应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有激情、对技术有激情、对工作有激情。可能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在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怎么会招这么一个人,他在这个行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谈完之后,你会受到感染,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始终以旺盛的激情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对于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而言,自觉工作经验缺乏,为了弥补不足,常常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就算是忙得没有时间吃午饭,依然很开心,因为工作有挑战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这种刚刚着手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时间长了,在老板眼中你也由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了一个还算合格的员工。你自己也就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旺盛的激情是你责任心的表现,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 
所以,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是保证你工作有激情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想保持对工作持久的新鲜感,首先必须改变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认识,把自己的事业、成功和目前的工作连接起来,要经常问自己:"你在为谁工作?"其次,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拣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审视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着没有处理,然后把它做完…… 
在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让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药。 
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是保证工作激情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自我激励来保持工作的激情。一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一位少妇照例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碰巧遇到一位禅师从法堂出来。 
禅师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少妇微笑着说:"我想也是。我每天来寺里礼佛时,心灵就有一种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就又烦乱了。我一个妇人,如何才能在烦嚣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呢?" 
  

 

第23节:清净纯洁的心     
禅师说:"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和你护持花朵一样。我们只有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调适我们的气质,才能不断地承受大自然的甘霖。" 
少妇听后,非常欢喜地说道:"谢谢禅师,但愿有机会过一段寺院中的生活,享受菩提梵唱的宁静。" 
禅师说:"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到寺院中生活呢?""只有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才能"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工作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激励才能保持旺盛的热情。 
旺盛的激情是你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外在表现,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 
所以就算工作不尽如人意,也不要愁眉不展、无所事事,要学会自我激励,让一切变得积极起来。 

美国生涯规划服务公司总裁查理•琼斯提醒我们: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处境都无法感到高兴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就算换个处境你也照样不快乐。换句话说,如果你现在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事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是自己的定位都无法感到高兴的话,那么就算获得你想要的事物,你还是一样不快乐。" 

因此,要想使自己充满激情,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工作中,谁能自始至终陪伴你,鼓励你,帮助你呢?不是老板,不是同事,不是下属,也不是朋友,他们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惟有你自己才能激励自己以充沛的激情迎接每一次挑战。 
总之,每天精神饱满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战,以旺盛的激情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化,变得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越发认识你的价值。 
旺盛的激情不是财富,但它会给你带来财富,这是一个平凡而热爱工作的人会得到的,而平庸的人将一无所得。热情做事,平静做人--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只要能学会热情做事、平静做人就够了。 

对工作的不同态度:或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或充满热情或不冷不热,或专注投入或冷漠淡然,其最终的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英国著名作家罗斯金说:"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 
即使是最卑微的职业,也能从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一些非常擅长做家务的主妇,不管她们是蒸面包、铺床铺,还是擦洗家具,都是一副乐在其中的专注神态。她们以积极的心态做这些事,并从中享受到乐趣。看着她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做事,看着她们那发自内心的满足,真是一种享受。她们使家庭的氛围变得温馨、舒适,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使生活更为美好。 
另外一些家庭主妇,她们把家务活当成天下最乏味的事,只要稍有可能,她们就会拖延或干脆省掉那些家庭劳动,即使是被迫做了一些,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一片狼藉,整个房间乱成一团,毫无舒适感。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怎么会得到满足呢?你只会觉得一切都是乱七八糟。换句话说,她是以三心二意的手艺人的心态在做事,而不像前面提到的家庭主妇,完全以艺术家的心态在做家务。 
正是富有诗意的心态、愉快乐观的精神、饱满的生活热情,使得自己把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看成是充满激情与成就感的事业,并身体力行。 

"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