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共同关注 |
又到一年毕业时,大学生和农民工汇成的洪流大举涌向东部沿海。东部的发展真的就比西部好吗?看着大学生在东部每天十多个小时,每月拿着千把块钱,还有更多的逡巡工厂之间,我觉得似乎不是那样的。
东部的吸引力:
企业多,自然机会多;
信息更新及时并且充足,使人视野开阔;
竞争的压力给人以动力,竞争以各种形式存在,使得新手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磨练,并且加快进步的速度;
高于基本生活需要的各项服务较为便捷。
东部的成本:
生活成本高昂,每月动辄三五百元的房租就让人够呛;
劳动力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巨大可能导致这样几个后果:机会多,自然来的人也多,在这样的压力下,多数人可能失去思考的时间;较为规范的企业、劳动力过剩带来的低级工的高流动性可能使得个人经验积累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技能;由于竞争激烈,多数人在工作多年之后可能并没有之类任何实物资本(如果考虑买房、结婚、教育、医疗等现实生活需要,低性价比就凸显出来了),只积累了一些知识,这不利于今后的事业发展;由于竞争激烈,多数人的成长空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竞争压力大,环境变化快,要求个人快速学习,但是压力又会消减人的精力。个人知识扩展的速度可能跟不上环境的要求。
西部的吸引力:
劳动力相对较少;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使得个人在工作之余还有思考的时间;
由于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为个人成长留有较大空间;
压力小,环境变化慢,给人留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生活支出少,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西部的成本:
机会相对较少;
压力不足可能产生懒惰;
信息较少可能使人思路不够开阔、保守。
关于薪资水平,东部发达地区的三线城市与西部地区的一线城市基本持平,如果考虑物价因素,西部的一元比东部的一元更值钱。
因此,结论是:如果按照理论,在资源能够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地区之间的性价比会趋于均衡,而现在由于劳动力对东部的强烈偏好产生系统性扭曲,我以为还是西部的就业生活性价比要高一些。
前一篇:原材料采购的税务筹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