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二了,再过三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了。
今年是我国第一次中秋节放假的日子,心里想到时间宽裕,可以利用这3天的时间,放松一下心情,回老家看看,就感觉到心情,如明净的秋天,特别清爽!
小时候,一到秋天,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总盼望着中秋节快些到来,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欣赏一年中最圆最美的月亮。

中秋节终于盼到了,晚上,当圆如笸篮黄如蛋黄的月亮刚从东天上爬上来时,我们这些孩子就催促着大人们把藏在柜子里的吃食拿出来。母亲像变戏法似的从她的“百宝箱”中拿出一大堆糕点水果之后,总先要拿了圆盘子盛了,在月光下放上好大一会儿才准我们孩子吃,说是先给月亮供奉了以后才能吃的,这样一家人才能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我们一家人端了凳子坐在院中的老枣树下,一起吃着东西,仰头看那轮圆乎乎明晃晃的月亮。
哪时候,总喜欢望着月亮发呆,凝望着月亮里哪棵朦朦胧胧的树,树下正在杵东西的玉兔,还有传说中的嫦娥,她们哪里好玩吗?

一轮皎洁的中秋皓月,在尽情地享受尽了其独特的诗情画意外,不免也会从心底里涌起一股淡淡的伤感。
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
据说在上古时期,天上有着十个太阳,灼热的阳光把土地都烤焦了。人们无法生活。爱民如子的尧祈求天帝帝俊救民于水火。可这十个太阳都是帝俊的儿子,帝俊当然不愿意处治他们。但他看到如果再这样让这些儿子胡闹下去,地球上的生物从此就会全部绝种,权衡再三,还是派神箭手羿到人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羿接到命令后,就带着妻子嫦娥一同下凡,并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解决了人间的疾苦。
但这也同时惹怒了太阳的父皇帝俊,结果是将羿贬到人间,不许再返天庭。
美丽女神嫦娥也受了无故的牵连,陪同羿经历着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羿为了阻止死神的脚步和消除对嫦娥歉疚的心理,历尽千辛万苦,到西方的昆仑山上找到西王母,求的不死之药,并带回家让嫦娥保管,待到规定的良辰吉日夫妇同吃后再返天庭。
但嫦娥因受羿牵连而不能回到天庭,所以对丈夫多少产生了些怨恨,后来又听说羿与河伯的妻子宓妃有过不正当的关系,一气之下,在中秋月夜,趁羿不在家时独自把灵药吃掉。此时,嫦娥就觉着她的身体轻盈无比,而且如生着翅膀般地离开地面向天上飞去。

暗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往下望是灰白色的田野,幽暗的山谷,四周寂静极了。嫦娥经不住这一轮圆月的诱惑,情不自禁地奔向了月宫。但是她错了,在月宫落脚之后,她发现月宫里出奇地冷清和孤寂,除了一只常年捣药的月兔和一株桂树外,什么也没有。
而只有在此时,那个自作聪明而又多少带着点报复心理的嫦娥,其悔恨无比的心情象这片浩瀚的夜空一样“绵绵无绝期”。
这便有了后人李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和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悲凄的诗句。
孤栖月宫的嫦娥,随着年复一年的秋去春来,于碧海青天之中夜夜悔恨无比。也许人们对嫦娥的悲惨处境不胜同情,后来清冷的月宫里又添了一个因“学仙有过”而被罚到月宫伐桂的吴刚。
可是那棵高达五百丈的砍一刀,缺一块,可等把斧头拔出来创口又合上的桂树,使的吴刚年复一年地永不休止地砍着这棵永远也不会砍倒的桂树,嫦娥虽有万端悔恨,但也无人能诉说,这仍多少带着些不可言状的悲剧色彩。

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但是,在古代文人浩如烟海的咏月诗句中。我更感兴趣的还是李商隐在《霜月》中的那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里的“青女”据《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是为青霄玉女,是主霜雪的女神。而“素娥”即为“嫦娥”。这种在严峻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精神到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古人咏中秋佳节的诗词佳句确实比较多,不知是古人特别钟爱大自然,还是中秋的景色特别美,容易打动古人的缘故。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抒发了他天下皆醉我独醒的寂寞情怀。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寄托了对情人的温馨思念!
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 》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些许怅然若失的心情在里头。
又
如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玉颗、月轮、露华新、嫦娥……勾勒出一幅神幻和有情怀有寄予的中秋月夜图。
徐渭的《十五夜抵建宁》诗:“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和张煌言《舟次中秋》:“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在描绘出一幅幅中秋月夜的美景图外,还表达出旅人复杂的中秋情结和旅途中逢中秋夜圆月时衍生出的一种淡淡的轻愁。
最著名的还是要数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脍炙人口, 千百年来 ,千古传唱,寄托了多少人们对亲人团圆,共度佳日的期望!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