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游记之四]西域运河---坎儿井

(2008-08-06 07:09:03)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坎儿井

井渠

竖井

渠首

庄熊

吐鲁番

皇城

裸体

旅游

情感

新疆

分类: 驿路风情

[新疆游记之四]西域运河---坎儿井

     走进吐鲁番盆地,你会看到戈壁表面有一个个圆形的井口顺着高坡蛇行而下,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坎儿井。

    被称作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尔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其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在新疆境内的坎儿井全长5400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坎儿井是修在地下的引水渠,井口用于修渠或取水。这是吐鲁番特有的一项水利工程,是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http://www.muztagh.net/images/turpan/karez-channels-.jpg

   坎儿井出现在吐鲁番,是其地质条件、气候状况的必然。

   吐鲁番的耕作区,大部分为山麓倾斜冲积平原,虽说比较肥沃,但坚固性较差,打井汲取地下水比较困难。而且这里属低盆地干旱荒漠气候,降雨稀少,蒸发量分是降水量的181倍,如果明渠引水,势必大量的水要被蒸发。

  吐鲁番的坎儿井起于何时,源于何方,无人考证。有意思的是,在《史记·河渠书》中,对坎儿井的开掘方法却有记载。不过,记的是中原治水的故事。故事说,有一位叫庄熊罴的官员,率领一万多人,从今天的陕西省澄城县引洛水到大荔。渠修到商颜山下时,因为石质不好,渠岸修一段,塌一段。庄熊罴研究土质后,就决定不再修渠,而是沿着水流方向打井。让“井下相通行水”,人们称它为“井渠”。这种“井渠”的修筑方法,与坎儿井极为相似。庄熊罴是上古人,在《尚书·舜典》中出现。可见坎儿井的修建方法,中原古已有之。

   公元前48年,西汉在车师前国,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设戊已校尉,掌管屯田事务。从此,中原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与车师土著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很可能,就是在他们的共同生产与生活中,采用中原的“井渠”技术,开始建造坎儿井。

  坎儿井作为特殊的灌溉系统,由竖井、地下渠、涝坝三大工程组成。竖井深度由渠首向绿洲逐渐递减。最深的渠首竖井深达90米,一般的渠首井也有几十米。地下渠行到绿洲时,竖井也就3—5米不等。一条坎儿井长则十几公里,短的也有几公里。如果几条、十几条联成一个水网,可以长到上百公里。

坎儿井的水源于河溪出山口后,渗入戈壁的地下潜流。暗渠引水,自流灌溉,水质好,少蒸发,真可谓是清水长流,绿洲常青。
http://www.muztagh.net/images/turpan/karez-1b.jpg
 吐鲁番地区有史可查的坎儿井有1100多条,现存725条,年径流量将近3亿立方米,超过了火焰山水系的总径流量。

总长将近5000公里的坎儿井,是一个奇迹,人们称它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可以与长城、运河媲美。

[新疆游记之四]西域运河---坎儿井[新疆游记之四]西域运河---坎儿井

 

[新疆游记之四]西域运河---坎儿井[新疆游记之四]西域运河---坎儿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