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杂文]变味的“捐助”

(2008-05-20 17:20:57)
标签:

捐助

杂文

红头文件

门坎

旧社会

时尚

分类: 晴耕雨读
 
    [原创杂文]变味的“捐助”   

        日前,单位接到民政部门红头文件通知,为贫困群众进行募捐活动,处级以上捐100元,科级50元,一般人员30元,必须按要求的金额在一天内捐齐。
     按要求捐后,心理感慨颇多,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捐书、捐钱、捐衣物等名之为捐的门类已经有8次之多了。说是“捐”,都是强行规定数量多少的。

    我有时对‘捐’字的涵义产生了怀疑,一直把“捐”字理解为舍弃,献助,难道意义变了。翻开字典一查再查,没错呀?!“捐”字还是如小学时学的那个意思:献助。
  对“捐”字印象深刻的确却是初中时看《祥林嫂》中捐门坎赎罪情节,可怜的祥林嫂竞把一年的工钱都捐门坎了,自己穷得没饭吃,还要去捐干吗?
     真是替她的愚昧难过!可那是旧社会,那时恨透旧社会。
      参加工作后,社会经济越来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飞快,不可否认贫富差距也在拉大,挣扎在贫困线的弱势群体和贫穷的农民还很多,再者天有不测风去,人有旦夕祸福,需要社会力量帮助的人很多,“捐”字开始使用频繁,弘扬社会关爱助人的风气是好事,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施以爱心,也是每个善良,有爱心的人乐于做的。

      于是,参加工作以来每一次单位的号召捐款捐物我们都积极响应,有时还是自发的。
     渐渐地发现有些不平衡了,“捐”的名目越来越多,自已读小学、中学的校庆要捐,天灾人祸要捐,扶持失学儿童要捐,单位有下级扶贫任务每年都要捐,只要上级有红头文件要求捐助的,单位都要求职工捐,捐多捐少还按级别,许多人有这样的心态,捐多了自己没这个能力,捐少了怕单位说自己表现不积极,“捐”后背地里颇有微词。
“捐”助本是自愿的活动,可许多是任务性的“捐”,单位领导为了显能力,强行扣工资,上级领导就拿着这些“捐”来的钱去慰问贫穷农民,下岗职工,送温暖,要镜头,要政绩,反感吗?!
       为什么要扣工资?!那还叫做“捐”?“捐”字何解?

       有人说笑话:古人仓颉造字真是有先见之明,早知今日世道,捐”字是“扣”字加个“月”字,就是“在月薪里扣”的意思。
前些日子出差在外,还收到单位发来的短信息:明天每人带空信封到场募捐。看完哑然失笑,滑稽,这是演戏还是募捐,笑归笑,“捐”是一定的。
是什么让“捐”字变味,让我们如何去理解“捐”字,难道我们水平低劣到曲解了“捐”字?那是谁的错?
官员们,能否不从“捐”里要政绩,一层压一层,平民百姓手里虽然有了几个钱,那也是辛苦钱,可还得买房养老养小,开门样样都得用钱,家从农村出来的还要扶持家里的父母弟妹,生活的压力也不小。
     能否还“捐”字的本义,让大家量力而行吧!http://pic.sdodo.com/sidegif/gif/6/cncy_p_decoration000783.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