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是谁?它是一条可爱的、内涵丰富的竹节虫,它的朋友们是一群孩子。恬恬小朋友进入大班后,在闵老师的带领下,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这个新朋友“比比”。
孩子们学会了《比比歌》和《比比规则》。现在《比比歌》是孩子们最喜欢唱的歌曲之一,几乎天天都在唱。《比比规则》是为孩子们设计了六条规则,通过认真的学习,发现这些规则不单单适用于比比游戏,更能够在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规则意识,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更加懂得尊重别人,更加自律,成为受欢迎的孩子。这六条规则分别是说话前先举手、每次一人说话、互相聆听、不说伤害别人的话、多说令人开心的话、不想说话时可以不说。
《比比和朋友》是一个系列故事,围绕着发生在一条竹节虫“比比”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而展开,讲述他们遇到许多孩子们熟悉的问题——友谊、交流、孤独、欺侮、面对改变和失去、新的开始等。《比比和朋友》是针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实施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课程,着重于培养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思考与讨论该如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持健康的情绪与人际关系。
恬恬小朋友学习了比比规则后,对她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她懂得聆听的重要性,懂得为什么要聆听别人说话,以及怎样做才是在认真聆听。她能做到认真聆听别人说话,别人说话时不插嘴,还能提醒家人和朋友要互相聆听。跟小朋友们相处的过程中,当小朋友对恬恬说了不好听的话,她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说:“你说这句话我很伤心,要是我这样说你,你伤心吗?”小朋友说自己也会伤心时,恬恬会再跟小朋友说:“我们要不说伤害别人的话、多说令人开心的话”。孩子们又融洽了又一起去玩耍了。现在的恬恬,经常会用六条规则来要求自己,也会提醒身边的好朋友一起来遵守比比规则。
跟随着闵老师学习比比课程,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感到孩子在处理问题和面对负面情绪时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以前,恬恬感到悲伤时,都是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学习了比比课程后,知道悲伤时,哭是让自己获得安慰的一种方法,但哭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在后来的日子里,发现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的方式有了较大的扩展,她的情感表现也越来越丰富了。孩子会在生活中用“哭”、“吃点好吃的”、“睡一觉”、“想开心的事”、“找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说说”、“让自己变得坚强和勇敢些”等来调节情绪,用哭的方式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当孩子感到孤独和被人拒绝时,孩子也不再只是伤心无助的哭来表达情绪了。怎样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些呢,孩子会去结交新朋友,慢慢忘记这件事、看一会书、玩玩具、告诉老师或者家人等方法,孩子们学会了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自己心里的不良情绪。
跟着老师学习比比课程是很有收获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比比”潜移默化的感染下,让孩子轻松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也让孩子积极寻求好的方法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恬恬的性格开朗了很多,喜欢和别人交流。现在她能自己学着控制情绪,每次不开心的时候,不会光想着哭,会告诉自己要坚持和勇敢,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感谢“比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心灵进行呵护和培养,给他们一双能随时随地看见快乐的眼睛。继续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着“比比”快乐成长吧!
注:恬恬在幼儿园学习了“比比”课程,上周六的时候老师打来电话让恬恬给妈妈讲讲自己的所学,让妈妈记录下恬恬的体会和改变。于是听完恬恬的描述,妈妈写了上面这篇文章,交给老师的同时也记录在此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