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感恩

(2007-09-06 17:17:56)
标签:

职场/励志

文化

谈天说地

职场

生活

亲情友情

培训

校园

分类: 杂谈
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

                      员工培训内容

 

    公司成立近八年,而来来往往的员工是难计其数的。近日组织了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阐释。传递给全体员工的要旨是:感恩与学习。细细思考,伴随我们不断成长而度过人生的重要因素,不正是感恩与学习吗?!

 

    不学习就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需要,不知道感恩就不能说明你在成长。

 

    作为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天开始,他就天生具备了亲情的需要,从“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经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耗尽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他在不断地成长,也在不断的学习,又有多少老师奉献着光和热,为他们呕心沥血;当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又有多少的同事和领导给予了他们帮助和支持,难道不应该常存感恩之心吗?

 

    作为一个人,不要过多地奢求,也不要过分地抱怨,倘若能把生活的不公,命运的不平当作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磨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于父母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生命;感谢师长培育我们,不断从学习中吸取养分而成长;感谢同事帮助,领导支持,给予我们发展的空间。谨记幸福能给人快乐的感觉,常使我们陶醉于甜蜜的眩晕中,痛苦却让我们读懂了生命的深刻,从而令人成长。

 

    那劳累后递上的一杯暖茶,生日时递上的一张卡片,失落时奉上的一些安慰,苦闷时送来的一声声问候看似平常却却包含着浓浓的情义。而作为我们对于父母用所付出的养育之恩应秉承一份孝心,对于师长的教育之情应心怀敬重,对待朋友及领导的提携关怀应怀有知遇之恩,唯用一份虔诚去回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学会感恩可以算是人生需要补习的一课,无论是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取,铭刻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

 

    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译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现在倡导的与时俱进也是一种学习,学习不仅指学习知识与技能,它还包含着孜孜不倦地学习而形成的一种优良品格。

 

    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多少都存在着一些宝贵的经验与资源。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都是值得珍惜的经历,如果每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时的心情一定是愉快而积极的。

 

    任何企业都呼唤人才,需要人才,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企业注重的不仅是专业才能,更重要的是吸纳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是企业求贤若渴的标准:

一“有德无才,扶持使用”

二“有才无德,坚决不用”

三“有德有才,提拔使用。”

 

    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飞惯和态度。

 

    有些人对公司未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腔,抱怨不已,看这不好,看那不顺,仿佛有诸多的委屈,患得患失,视恩义如草芥,不知回馈,足见其内心的贫乏,难以成为称职的员工。有的人为自己眼前的一点点利益而置长远利益于不顾,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时常怀有感恩的心情,会变得更加谦和、可敬且高尚。每天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这样的一位领导而感恩。从商业的角度,也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与友谊。事实上,第一个登峰造极的人,都获得过别人的许多帮助,一旦你订立成功目标并付诸行动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获得许多意料之外的支持。

 

     构建“感恩”文化和“感恩”氛围是一个社会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把“感恩”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心灵,才能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有了“感恩”的社会氛围,人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身边发生的事;才能勇于改正错误;才能严于律已,宽厚待人;才能乐于奉献,乐于助人;才能体会到人世间的美好情感;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和谐。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世界就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充满了真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